第00001版:要闻 2024年08月22日

东阳以体制迭代助推科技创新

科技成色足撑起产业韧性强

  □记者 张宇

  获省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补助1403.23万元,居金华第一;木雕家居、建筑业双双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东阳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签约成立……近年来,我市聚焦聚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谋划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扎实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持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优化科创生态

  激活企业内培新动能

  企业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近两年,我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双覆盖”行动计划,健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以精准的服务助企发展。

  去年,东阳成功获评省科技领军企业1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各项培育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旭东工艺品和李忠信红木两家东阳红木企业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东阳木雕红木家居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

  “这几年,我们在技改、系统软件等方面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不少传统的‘土办法’已经被现代科技取代,产品质效普遍提升。”市旭东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良说,传统企业应顺应发展大势,主动拥抱科技。

  “行业龙头企业向科创要动力、求发展,可以形成明显的带动效应,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杜威说,我市计划年底前完善出台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同时今年力争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市还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据统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从2022年末的29.5%提升至2023年的55.6%,今年计划提升至65%以上。

  整合科创资源

  塑造平台建设新格局

  “科技创新平台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抓手,而科技城建设就是我市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的核心任务。”市科技局平台与人才科负责人陆瑶说,我市2022年制定了市科技城规划方案,建设运营周期为5年,按照“一校四中心”的空间格局进行建设,旨在广泛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全面提升东阳科技创新水平。

  “一校”即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四中心”即青创中心、智创中心、科孵中心和科创中心,将分别争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孵化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当前,青创中心已启动试运营,现正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智创中心上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实现长期入驻创新团队2个、成果项目落地3个,拥有高层次人才以上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科研团队30余人;科创中心正加快主体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2.8%,预计12月完成主体建设;科孵中心正见大楼续建项目完成工程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该项目预计9月底完成施工验收。

  “市科技城建设现在正处于起势阶段,距离高效化运转尚有较大距离。”陆瑶表示,市科技局将加快编制出台总体发展规划,全力推进科技城成为东阳争取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

  (下转第8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东阳市委机关报| 声明:东阳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579-86611000 86091660 89301002| 投稿邮箱:zjdyrb@qq.com| 广告合作:0579-86691586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