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帆 实习生 吴佳瑶
本报讯 近日,市民姚先生手持一面写有“路遇危难伸援手 无私救人暖人心”字样的锦旗,专程来到市公安局,对民警、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和热心群众的及时救助表达由衷感谢。这面锦旗背后,是一起发生在高温天气下的暖心救援事件,也为公众敲响了夏日高温安全的警钟。
当天中午,市公安局民警陈浩、何德龙出差结束返回东阳,当车辆行驶至甬金高速宁波方向岩坑尖隧道口时,发现一辆轿车停在路边,车旁有两人正焦急挥手求助。陈浩立即靠边停车上前查看,何德龙则在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划定安全区域。两名热心人丰慈伟、李静告诉民警,他们发现该车异常后就上前用力拍打车窗、大声呼喊,但车内两名人员已失去意识,现场情况万分危急。丰慈伟迅速从车上取来救援工具,大家拆窗后相继进入车内,将两名昏迷者小心抬出,并迅速转移至隧道内通风阴凉处。此时,省交通集团救援队伍和高速交警通过视频巡查,发现异常后同时赶到现场,将两人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两人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昏迷,经过治疗已无大碍。
姚先生回忆起当天的经历仍心有余悸,他说当时因车辆制冷效果不佳,误以为开启空调内循环能快速降温,却未意识到密闭空间内发动机尾气无法排出,最终导致一氧化碳积聚。“等感觉到有点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就失去意识了,幸好有这么多好心人伸出援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姚先生坦言,此次事件让他深刻认识到车内空调使用的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近日,市公安局千祥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一名老人在田间晕倒。民警包新安立即带队赶往现场,发现老人头朝下栽倒在地,满头大汗、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民警随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持续关注老人状态,一边联系其家属。救护车抵达后,民警协助送医。因救助及时,老人身体并无大碍。
连日来,我市开启“烧烤模式”,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易引发中暑,严重时可发展为热射病,死亡率极高。在车内关窗吹空调时,发动机运转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未能及时通风换气,排出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空调风口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造成人员中毒。此外,在门窗紧闭的环境下开空调做饭,也会导致空气不流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特别是在密闭环境下吃火锅、烧烤时,氧气含量持续下降,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一氧化碳,引发中毒风险。
如何防范密闭环境下的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民警和医生提醒: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切勿长时间待在车内等密闭空间,使用空调时保持通风,并定期检查车辆排气管是否破损;室内使用燃气设备时,确保通风良好。在防暑降温方面,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晒,穿着透气衣物,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一旦发现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或过度擦拭酒精等错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