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蚊虫“温床” 还夏日清爽好时光 2025年07月12日  

  一到夏季,蚊子似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惹得市民入夜也无法安宁。在东阳就读的大学生林丽丽不堪其扰,“晚上在宿舍睡觉,耳边总盘旋着嗡嗡声,稍不注意就被叮得浑身是包,严重影响睡眠,第二天上课都没精神。”像林丽丽这样被蚊子困扰的市民不在少数,而蚊子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瘙痒和失眠这么简单。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在册的蚊虫种类多达3600种。其中,我国已发现370余种,最常见的蚊子有三种: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白天黑夜都很活跃,攻击性极强,即便隔着衣服也能叮咬人,主要传播登革热等病毒性疾病;致倦库蚊,偏爱污水环境,是传播班氏丝虫病等疾病的“帮凶”;中华按蚊,在我国分布广泛,是疟疾传播的“罪魁祸首”。

  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专家介绍,蚊子可传播80余种传染病,主要包括登革热、疟疾、乙脑、丝虫病等。通常来说,肺活量较大、经常流汗、肥胖人群,以及月经期间的女性等,更容易受到蚊子的“青睐”,尤其要做好防蚊措施。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蚊4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3个阶段都离不开水。因此,清理积水能有效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常见的积水容器包括各种瓶、罐、缸、瓮、杯、水培植物、废旧轮胎等。对于这些容器,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建议作垃圾处理;有使用价值的,应放到室内或加盖,防止蚊子在容器积水中产卵。针对水培的花草,建议定期换水并清洗植物根部。喷泉、水池、荷花缸等大型水体,可饲养柳条鱼、金鱼、鲤鱼等能吞食蚊子幼虫的鱼种,达到生物灭蚊效果。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如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子幼虫。

  预防成蚊,可以采取物理法和化学法结合的方式。物理法包括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用诱蚊灯、电蚊拍等捕杀蚊子;化学法则是使用蚊香、电蚊片、蚊香液等驱蚊,或者在室内蚊子栖息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衣柜背面、纱窗、纱门等喷洒杀蚊剂,达到快速灭蚊效果。在进入蚊子栖息地时,也可以在身体表面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避免蚊子叮咬。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品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提醒,最经济有效、最环保的防蚊措施是将蚊子消灭在幼虫阶段。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处理好居住区周边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地,从根源减少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