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塘自然村德润堂 “千柱落地”撑起匠心智慧 2025年07月10日  

  “为了保护好这座重要的古建筑,我们有专人负责每日巡查和消防安全检查。”8日,六石街道枫树下村下石塘自然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庄对德润堂的保护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德润堂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千柱落地”之称,每一根柱子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建于清朝时期,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工艺精美绝伦,处处体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为了让村民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今年6月,市文物保护所在下石塘自然村举办非遗道情表演,并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文物保护法》,邀请了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项目传承人、东阳市曲艺协会主席吕强,用富有韵律的说唱、生动形象的表达将《文物保护法》的要点融入道情,进一步加深村民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据介绍,德润堂总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面宽70多米,前后三进。整个建筑群包含门楼、厅堂、厢房、耳房等各类房屋70余间。步入其中,建筑由照壁、门楼、前厅、后堂、两侧厢楼以及左右重厢构成,采用棋盘式格局布置。400多米长的走廊把所有房屋连接起来,即便在雨天,身处其中也不会湿了鞋履。

  德润堂内装饰十分精美,以木雕装饰为主,融合了石雕、砖雕、墙绘等多种工艺。门楼正前方设有照壁,明间和次间的檐柱上分别安置着狮形和鹿形牛腿,山墙基脚的青石上雕刻着麒麟、蝙蝠、仙鹤、鹿等图案;后堂采用重檐穿斗构架,檐柱处设有狮子与人物造型的牛腿,前廊的天花有木雕装饰,山墙门洞有石雕花鸟,门额处有石刻篆书“种德锄经”“益谦履恭”等。

  德润堂的建造者,暂无确切文献记载。但据当地老人讲述,相传建造此屋的主人是一个卖豆腐为生的农村老妇。一天凌晨,她和往常一样挑着豆腐担走街串户去换豆腐。在途经老树林时突然被绊倒,为了避免树根再次绊倒行人,她拿起一把锄头开始刨挖树根。没想到锄头落到一块石板上,石板下面是一坛白花花的银子。此后,她就到处游逛,专看别人的房屋。有人笑话她:“换豆腐的也想造房子?”她表面不理睬,可心里却决定造一座特别大的。后来,她就用十多年时间建成这座德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