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后周村肇庆堂 古宅新生演绎精彩蝶变 2025年07月10日  

  在历史的长河中,肇庆堂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岁月记忆和文化底蕴,静静矗立在六石街道北后周村,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肇庆堂坐朝东南,建筑群通面阔36.2米,总进深137.3米,占地面积约40亩。现存的建筑实物,无论是梁架结构中的斗拱、月梁,还是支撑建筑的梭柱、柱础等建筑构件,都从不同层面展现出明朝的建筑风格。1994年1月20日,肇庆堂被列入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24日,又被列入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感,北后周村依托特色竹编文化,在肇庆堂内增设了竹编研学基地、竹编博物馆等体验馆,增强体验性和互动性。”8日,北后周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东阳竹编非遗传承人、竹编博物馆负责人卢孝强还精心布置了竹编博物馆展览,近300件竹编精品包含了日常使用的竹篮、竹筛和富有艺术性的竹画、漆盒,静静讲述着北后周五百年来竹编工艺的匠心传承。

  近年来,肇庆堂还迎来了一批批学生前来研学。对于学生们来说,肇庆堂是一座生动的历史课堂。他们在这里可以感受明代建筑的魅力,触摸历史的痕迹,通过实地观察和学习,深入了解古代建筑的结构、工艺和文化内涵。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鲜活,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今年已有十余个团队前来研学,累计接待学生超过2000人次。

  同时,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肇庆堂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积极开展公共文化艺术进乡村、“红色薪火传·青春乡村行”、青年宣讲等活动,在肇庆堂内进行文化宣传和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他们的加入,为肇庆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今年共有20余个剧组在肇庆堂取景拍摄短剧。被肇庆堂独特的明代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所吸引,剧组工作人员在这里搭建起影视场景,将肇庆堂的古韵呈现在荧幕之上。每一个镜头的捕捉,都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领略到肇庆堂的美。影视拍摄活动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借助影视作品的传播力,扩大了肇庆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这座古老建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研学活动、大学生助力乡村发展和剧组拍摄……一系列新元素,为肇庆堂这座古老的建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肇庆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今,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见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写着乡村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