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蔬结出“趣佐村”IP 佐村镇探索全域农文旅融合 2025年06月26日  

  □记者 吴嘉沁 通讯员 余雯

  本报讯 夏日里,佐村镇瓜果飘香,水蜜桃、蜂糖李等水果陆续成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近年来,佐村镇立足特色资源禀赋,紧盯市场需求,坚持精准发力,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蔬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西营村有20年的树莓种植历史。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该村大力发展树莓经济,每年5至6月份都有一大批慕名前来采摘树莓的游客。“今年树莓的产量大,买的人也多,我们都要一大早起床摘,有时候忙不过来,喊了七八个人帮忙。除了本地人预订,还有杭州等地顾客也来预订,经常要整车送去。”说起5月份的忙碌,村民郭忠孝笑中带着甜蜜。现在,西营行政村4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树莓,成为全市最大的树莓采摘基地。“未成熟的树莓青果每斤14元,由收购商上门集中收走制作药材;成熟的红果每斤25元,有的村民两个月能收入数万元。”郭忠孝说,酸酸甜甜的鲜红树莓,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佐村镇海拔较高,良好的生态让这里的蓝莓开花早、成熟晚,生长周期较长。区别于平岩顶村的全民种植,金家庄村的蓝莓由种植大户主导,12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有4个品种的蓝莓,分早中晚三期采摘,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味蕾。基地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坚持不喷洒农药、手工除草,灌溉用山泉水,产出的蓝莓鲜嫩多浆、酸甜可口。基地负责人吴汝良说:“上个月一到周末就有七八十人到基地采摘蓝莓,采摘的价格是100元3斤,算下来一年收益能达到50多万元。”

  在斯光村水果种植基地,360亩水蜜桃眼下迎来了丰收。除了水蜜桃,该种植基地根据季节产出不同种类的水果,6月有爽脆可口的蜂糖李、10月份有“柑橘界的顶流”红美人,此外还有枇杷、樱桃等品种,真正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我们村还做到了一地两用,土地承包出去种植水果,果树下由村民种植番薯,这样一来,承包方省去了管护费用,还能给果树提供营养,村民也通过种植番薯加工番薯片增加收入,真正做到了双方共赢。”斯光村党支部书记郭秩云说。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水果经济到农户增收,在产业兴旺的道路上,佐村镇不断探索“特色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接下来,该镇将开展农文旅综合协调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强化“趣佐村”特色IP,积极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整合优化全域高山蔬菜、香榧、竹笋、水果等农产品资源,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同时,鼓励推动现有民宿、农家乐接待水平优化升级,激活全域文旅发展,让更多游客走进来,优质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