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楼瑶琳
本报讯 昨日上午,位于白云街道甑山路的西城工业园区消防服务站内,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正在执勤待命。消控室内,9台主机正常运行。
白云街道下辖西城、服装和小商品3个工业园区,涵盖261个宗地。因园区建设较早,消防基础设施陈旧,加之宗地企业交易增多,部分企业存在消防设施故障、消控室无人值守等问题。面对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白云街道以火灾案例为戒,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经多方调研,白云街道选定西城工业园区作为集中消控改革试点,委托市产发集团下属的保安服务公司负责运营。
西城工业园区聚集服装、饰品、皮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483家,分属于98个工业地块,具有业态集中、隐患类型典型、管理需求迫切等特征。
“消防服务站的主机可以和企业同型号的消控主机一对一联网。一旦企业发生火情,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安保人员会迅速携带水带、灭火器等设备到达现场处置,实现灭早灭小。”市保安服务公司副经理黄正刚介绍,该服务站配备6名消控室值守人员、12名处警人员,以及1辆执勤车、2辆巡逻车;构建了“135”快速灭火机制,即1分钟接警、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目前,服务站已联网46家企业,辐射范围达周边3公里。
对于未安装消控式主机的小型企业,服务站积极引导其运用“AI火焰摄像机+烟感”智能预警平台,实现火情的快速感知与联动处置。
在日常管理方面,服务站建立了完善的故障排查与整改机制。每周,工作人员都会对主机显示的故障信息进行梳理,并及时反馈给对应企业,由企业的消防维保单位限期整改。不能限期整改的,由白云街道应消站和市消防救援大队介入,进行督促整改,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的完整闭环。据统计,自服务站建成以来,故障报警信息从最初的每天几百条大幅减少至如今的五六条,周故障修复率从初期的39%提升至如今的90%。
考虑到服务站周边服装针织企业众多,服务站特别打造了隐患排查体验点。体验点模拟真实的缝纫车间场景,设置了82处安全隐患,涵盖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常见问题。每周,街道都会组织企业员工前来参观学习,通过现场“找茬”的方式,直观地认识各类安全隐患,并现场学习操作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器材,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隐患排查能力,让每位员工都成为企业“安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