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敏航 通讯员 张烨
日前,市盛邦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盛玉强和战友王振华,来到南市街道五一村王后自然村看望84岁的韦富珍。“你们又来了!”韦富珍看着两个“儿子”喜不自胜。“妈,我们今天有空,想着来看看您。”盛玉强边说边搀扶老人进了屋,3人开始话近事、聊家常。这样的温馨场景,已上演了整整24年。
几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80年。那年,盛玉强、王振华与韦富珍的儿子吴卫国一起应征入伍。在出发的火车上,3名热血青年一起许下了“以后谁家的父母若无人照顾,另外两人就共同承担赡养责任”的朴素誓言。入伍后,3人相互关照、相互扶持,这份在青春岁月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历经时间的洗礼愈发醇厚。“一直以来,卫国就像老大哥一样细心照顾我们。”盛玉强说。
1983年,盛玉强因伤退役回乡,先在供销社工作,后又自己创业,成立市盛邦磁业有限公司。“我们退役后经常相聚,3个人搭个床铺能聊一整晚。”盛玉强回忆道。2001年7月4日,42岁的吴卫国遭遇车祸病重昏迷,盛玉强和王振华第一时间送上7000元救急钱,并每天到病床前与吴卫国说话,给他打气。然而,天不遂人愿,吴卫国后因伤势过重离世。
从那时起,盛玉强和王振华便将这份责任扛在了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战友”二字的深刻含义。每逢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两人总会先去祭奠吴卫国,再一起到其母亲韦富珍家中探望,平日也时常过来陪伴。在韦富珍眼里,她早已把两人当亲生儿子对待,并常常向邻居讲述他们如何贴心照顾自己。“只要我们还在,一定会继续照顾好韦富珍妈妈。”盛玉强说。
作为城东街道富仕特磁业党支部的党员,盛玉强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出了名的热心肠。2006年,他勇敢救助落水妇女并送医;2009年,他自费30余万元为家乡修路,惠及群众百余户;连续7年在重阳节宴请村中60岁以上老人;累计资助4名大学生完成学业;为全国困难群体捐款30余万元……30余年来,盛玉强以实际行动诠释善良,力所能及地帮扶弱小、回馈家乡。他常说,“能帮一把是一把,能帮一点是一点”“社会是个大家庭,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付出就算没有回报,内心也是安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