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耀 通讯员 陈伟东 葛俊倩
12日晚,巍山高中2025年教育教学沙龙举行,该校史佳卉、宣巨阳等多位优秀青年教师站上讲台,以自身教育教学成长历程为蓝本,分享育人智慧与专业精进之路,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范式。
此次沙龙是巍山高中深耕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活注脚。过去一年,该校始终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视为驱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着力构建“干部领航定向、教师铸魂育人、学生成长成材”的良性生态格局。干部群体的担当作为、教师团队的躬耕奉献、学子群体的拼搏奋进,共同构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1
轮岗破壁,激活教育管理新生代
坚持党建引领是新时代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巍山高中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打造“燃情北麓 争先杏坛”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在学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2024年8月,学校领导团队进行了新旧换届,新领导团队年轻有活力、工作有干劲、管理有新理念,为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副校长厉烨的成长轨迹,正是北麓精神滋养人才的生动体现。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副校长,厉烨的职业生涯与巍山高中紧密交织。“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点燃了我最初的育人热情;担任年级主任、校办主任期间,团队协作的力量让我读懂管理的内涵。每一次角色转变,都是挑战更是成长的阶梯。”厉烨的话语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独白,更是巍山高中集体智慧育人的生动写照。
在党建引领的大框架下,巍山高中积极探索教师培养新模式。去年下半年,学校推出“科室轮岗+多维培养”计划,选派5名30岁左右的优秀班主任,走进学生处、教务处、校办公室、年级组等核心部门实践锻炼。这一举措打破学科与岗位壁垒,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师成长生态,让教育智慧在不同岗位间流动。
拥有8年班主任经验的市教坛新秀、高一地理教师宣巨阳,通过派驻学生处轮岗开启新阶段成长。他在走读生管理、困难生家访等工作中,不断突破教育认知边界。走访特殊家庭时,一位失去父亲的三孩家庭家长含泪鞠躬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宣巨阳。他意识到,教育不应局限于学科知识传授,更需要以生命关怀为底色。基于实践感悟,他构建了“学业—生活—发展”三维评价体系,让教育评价更具温度与深度,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喜爱。
与宣巨阳一样,高三(14)班班主任吴周鹏在年级组轮岗中收获了成长。作为毕业班管理新手,他与年级分管领导、教务主任沈育群结成师徒,在沈育群的悉心指导下,吴周鹏系统学习年级纪律管理、成绩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掌握了将课堂考勤、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指标转化为可视化成长曲线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他从沈育群“数据背后读人心”的教诲中,领悟到精准育人的精髓。面对班级中持续嗜睡的学生,吴周鹏摒弃简单的批评教育,改用鼓励引导策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3个月后,该学生焕然一新,变得认真自律。“沈老师教会我用系统思维解决教育难题,现在处理学生问题,我更加游刃有余。”吴周鹏感慨道。
如今,巍山高中科室轮岗计划已初见成效,12名复合型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新秀有人带、骨干有平台、精英有方向”的良性成长链条。巍山高中校长邵晓强表示:“干部后备力量建设既要‘压担子’,也要‘指路子’,立体化培养才能实现教师专业与管理能力的双提升。”
2
专业为钥,开启新教师成长引擎
不久前,以“论道北麓 智汇学科”为主题的巍山高中学科节启幕。同课异构、学科特色竞赛、专家讲座、教育教学沙龙等多元活动交织呈现,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其中,28节同课异构课堂尤为亮眼,不仅联动杭州、丽水等兄弟学校共研教学,更特邀各地专家围绕课堂开展说课评课,以专业视角为教师们注入教学新思路,让思维在跨界碰撞中焕发生机。
教师是立校之本,巍山高中教师群体以“勤朴笃实 精益求精”的北麓精神为底色,用“以校为家、兢兢业业”的坚守诠释教育初心。高频次的师生互动、深耕课堂的匠心,不仅构筑起温暖的教学图景,更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这份动能的背后,是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性谋划。学校以“一、三、六”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从职业愿景构筑到成长平台搭建,全方位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青苗班学员教学汇报课、高一高二“四助”课堂、高三微专题复习研讨课及名优教师示范课轮番上阵,形成“以老带新、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青年教师沙龙、集体备课、备课组长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分享会等载体,让教育智慧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升华,推动教师领悟力、发现力、批判力与反思力的多维提升。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省“百人千场”送教、北麓大讲坛、学科发展委员会等优势资源,鼓励骨干教师“走出去”组团取经。从镇海中学到丽水学院附属高中、景宁中学,一次次跨省域的参观交流,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校本实践的养分,全力锻造高素质教育团队。
在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双轮驱动下,北麓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为师生生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中心建立了“师资培养—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家校共育”四维框架,通过专业培训与教学研讨夯实教师育人根基,以个性化生涯指导助力学生锚定兴趣与职业方向,用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守护师生心灵成长,以家校协同机制为学生成长筑牢支持网络。
“教育是幸福的遇见与温暖的修行。”今年新评上市教坛新秀的生物教师史佳卉的感悟,正是巍山高中教师团队成长的生动注脚。“前辈倾囊相授、伙伴全力相助、教研思维碰撞”的团队文化,让青年教师在托举中快速蜕变。
如今,巍山高中师资梯队已呈现蓬勃活力,全校有56名高级职称教师、金华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19人,东阳市级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67人次;近几年就有13名青年教师获评东阳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曾在金华市级以及东阳市级优质课、擂台赛等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的教师达113人次。这支兼具经验积淀与创新锐气的教师队伍,正以集体智慧书写着巍山高中“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成长更具力量”的办学新篇章。
3
五育并举,培育新时代北麓学子
校首届跳蚤市场促成闲置物品交易,打破班级与年级界限,使同学在砍价、交换中建立友谊;在校园歌手比赛中,学生通过演唱歌曲释放压力;校园脱口秀活动,近百名学生克服登台恐惧,和同学一起在笑声中舒缓情绪重塑自信;拔河比赛则通过团队协作,增强班级凝聚力,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
在巍山高中,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关乎心灵成长的双向奔赴。学校深谙青春期学子的心理需求,以多元特色活动为媒介,从社交融合、情绪疏导、自信建构、团队凝聚等维度出发,让学生在多元体验中更好地成长。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北麓精神、身心俱健的时代新人是巍山高中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德育引领、成长赋能、心理健康”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多年来,巍山高中坚持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德育载体,将价值引领融入学生日常,构建全员、全程、全面的德育体系,织就德育网络,打破德育“孤岛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的转变。学校融德育于活动,从新生军训的意志磨砺到革命歌曲大合唱的家国情怀培育,从研学毅行的知行合一到成人仪式的责任觉醒,再到秋季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体艺盛宴……丰富的活动如珍珠般串联起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德育在沉浸式体验中内化于心。慈善义卖、爱心伞捐赠等爱心活动,更让温暖与善意在校园悄然流淌。
巍山高中还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连续几年选拔部分新生利用暑期赴上海开展“北麓之星”职业启蒙夏令营活动,不断完善选课走班、培优补弱等教学模式,为具有不同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获得最适合的支持与服务,沿着自身的优势方向茁壮成长。
3年的学习生活,让高三(10)班学生邓建林的成绩有了大幅提升,她感动地说,能有这样的进步要感谢身边的每一位老师。“班主任沈育群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课堂上互动频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家相互激励、积极探讨,浓厚的求知氛围还培养了自律习惯。数学老师葛正平讲课深入浅出,同学们听得懂、跟得上,让我从‘怕’数学到喜欢上数学。”邓建林说,这些都为全班成绩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邓建林一样,高三(14)班学生颜青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政治学科中,她强势逆袭成为备受瞩目的“黑马”。谈及学习心得,她分享道,自己自幼便对法律怀有浓厚兴趣,立志未来投身律师行业,如今在巍山高中通过3年努力,更让她坚定了心中的职业理想,在逐梦路上步履愈发铿锵。
在学校学风浸润、教师悉心指导与学生自我奋进的三重合力下,“逆袭”成为巍山高中师生的成长关键词。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市第37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市校园足球联赛男足一等奖、女足二等奖,市高中生篮球赛女子和男子篮球队同获二等奖……在学校管理层、教师团队和学生群体协同发力下,2024年,巍山高中斩获多项殊荣。
在体艺领域,学生亮点频现。在省学生美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赵柯嘉获书法二等奖;在金华市中小学生临帖大赛中,徐子菱获二等奖;李雨乐、陈科廷、朱欣悦在市中小学生音乐个人才艺比赛中获一等奖。
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巍山高中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年来,先后有永康教育考察团、平湖市教育考察团、汤溪中学、海宁一中等十余批考察团来访交流。在与庆元县濛洲高级中学、四川南江实验中学的结对帮扶中,双方通过线上教研、团队互访等形式深度合作,让优质教育资源跨地域流动。
“‘三驾马车’建设永远在路上。”邵晓强表示,学校将以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为契机,以更高标准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人才方阵。
从德育浸润到心理呵护,从个性发展到协同育人,巍山高中正书写着“让每个学生都出彩”的教育答卷,让北麓精神在新时代教育实践中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