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耀 通讯员 胡侃杰
近日,浙江省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评审结果出炉,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卢昊亮作为金华唯一入围省赛的男性幼教教师,凭借出色表现斩获省二等奖,一举刷新了金华男幼师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回顾备赛历程,卢昊亮感慨万千:“从市级选拔到省级角逐,每一步都凝结着实幼团队的心血。”这种全方位的“托举式成长”,正是市实验幼儿园“让每位教师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办园理念的鲜活注脚。
抱团成长激活发展动能
近3年来,该园有2名教师获得金华市教坛新秀,4名教师获得市教坛新秀,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6项,论文课题成果58项……数字背后,是实幼教师群体携手奋进、抱团成长的生动写照。
为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市实验幼儿园精心组建“实幼新生力量”“青年教师骨干”等专项小组,提供“三磨三改”培养机制,从教学设计、现场互动到理论答辩,为参赛教师提供全流程支持。
在梯队建设方面,该园依据教龄划分“0-5年新苗”“5-10年中坚”“10年以上领航”三级培养体系,并实施“青蓝订单计划”。
“教师成长绝非孤军奋战。”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斯婷说。该园青年教师单了了从后勤岗位转型一线教学时,幼儿园为其量身定制儿童观察量表,助力她在短短半年内脱颖而出,获评金华市教坛新秀。在2024年省赛备赛中,幼儿园组建教学打磨组、课件攻坚组、后勤保障组,形成协同作战的备赛矩阵。正如卢昊亮所言:“奖状写我名字,但荣誉属于实幼每个人。”
班级教研赋能“保教并重”
在上周的班级教研会上,保育员卢小平提出:“班级里的清扫工具高度不利于孩子拿取,踮脚够取时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工具悬挂的位置,“如果能降低到孩子抬手就能拿到的高度,既方便他们自主整理,也能培养收纳习惯。”同班的两名教师在听取该意见后,当即调整布局,将扫帚放置在更适合孩子取用的位置。
这样的教研场景,正悄然重塑着保育员的角色——她们不再只是教育活动的辅助者,而是以“教育合伙人”的身份深度参与其中。从餐前准备的环境创设到户外活动器械的收纳,从如厕环节的细节优化到课程过渡的自然衔接,保育智慧与教学经验在思维碰撞中不断迸发新的火花。
由保育员深度参与的每周班级教研已初见成效:该园保育员100%参与课程设计,累计贡献创新建议30余条,其中11条建议已被纳入园本保教规范,真正实现了“保教并重,协同育人”的教育愿景。
轮岗订单转出“闪光密码”
不久前,市实验幼儿园一场氤氲着咖啡香气的青年教师沙龙启幕,教师们在松弛氛围中畅聊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每块璞玉的独特光泽。”斯婷说。
这种以对话赋能成长的“闪光教育”理念,同样延续至“园长下午茶”时间。青年教师楼笑笑至今记得那个改变职业轨迹的下午:“当我坦言想成为精通教育、保育、后勤的全能型教师时,斯园长眼里的光芒让我确信,这不是天方夜谭。”三年后,她完成了从一线教师到总务主任,再到东景园区园区主任的轮岗锻炼,办公桌上那杯园长特调的咖啡,成了梦想照进现实的见证。
在市实验幼儿园,每个教师都有一份专属的“成长轮岗订单”。从教务主任到掌管卢宅新园区建设,教师赵颖如今能精确说出每把椅子的采购成本;教务骨干叶晓梅通过教科室、保教处的轮岗历练,练就了保教工作的“全景视角”;信息技术教师何嵘嵘在后勤岗位上开发出“古建AR”系列微课,其指导的课程入选省级精品项目……
近三年来,这种“量体裁衣”的轮岗机制已培育出十余名复合型人才。由该园95后教师团队为主导的“美育基地”项目获得国家级期刊授牌,正是源自幼儿园为其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
“我们不做简单的岗位轮换,而是像园丁修剪枝叶那样,根据每个教师的特性进行定向培育。”斯婷表示,在“闪光教育”理念下,每名教师都能在适配自身的成长舞台上,绽放独一无二的专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