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奥琳
本报讯 入梅以来,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居高不下。昨日上午,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迎来不少就诊市民,其中大多数因梅雨天气潮湿而引发肩膀酸痛、睡眠不佳等病症。
诊室里,市民许伶伶正趴在诊疗床上接受长蛇灸治疗。她说,一到梅雨季,胃口就很差,还总是中暑,“今年已经做了3次长蛇灸治疗,每次做完都舒服许多。”
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韦英姿介绍,长蛇灸因其在背部铺展开形似长蛇而得名,也叫铺灸、督灸,是中医里强壮补虚、治疗虚劳顽痹的经典疗法,尤其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虚寒性疾病。自本月推出该疗法以来,已有200余人次前来体验,颇受中青年市民青睐。“现在每天一半的床位基本都躺满了,按照这趋势,七八月份估计得提前预约。”
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梅雨季的闷热潮湿,是导致“外湿”入侵的主因;过度食用肥甘厚味食物、长期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则会损伤脾胃造成“内湿”积聚。两种湿气交织,会出现乏力、胸闷、肠胃不适等症状,与中暑表现相似。“我们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调理方式,症状重的以中药方剂为主,症状轻的可采用茶饮、针灸、艾灸、泡脚、饮食调理等方法。”韦英姿说。
除了专业治疗,韦英姿还为市民提供了居家除湿小妙招。“用艾叶加花椒、生姜煮水泡脚,既方便又有效。”湿气有寒湿、湿热之分,调理需因人而异:湿热体质可多吃薏米、赤小豆,寒湿体质则可食用生姜、紫苏。此外,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室内放置艾草香囊等都是不错的除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