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敏航
本报讯 连日来,位于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华懋碳基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一幢幢厂房已拔地而起。该产业园拟布局碳纤维材料以及其他新型材料,计划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据数据统计显示,1-4月我市完成制造业投资21.16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居金华第三;上半年,我市预计累计完成投资32.2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通过‘扩面提质’双轮驱动,让制造业投资既增数量更提质量。”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内生项目培育,全市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一方面建立项目库,动态跟踪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另一方面,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先保障优质项目土地、能耗等关键资源。
同样位于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思科制冷低碳环保空调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低碳环保空调智造基地,形成年产16万套制冷设备的生产能力。
正是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给了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健信心,下定决心扩大投资建新厂。“特别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年底前完成了土地平整及四周沟渠建设,今年积极帮助协调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便道建设等问题,为下步全面动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陈俊健说。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在政策端构建起多元化扶持体系,又在市场端、金融端、技术端联合发力,让企业能够大力推进设备更新,增加投资后劲、发展后劲。1-4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24亿元,同比增长37.5%,增速居金华第三。
我市将继续按照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跑出项目开工建设的“加速度”;加强招引增量项目建设,抓好内培存量企业培育,精准协调解决问题,力促成果转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千亿工业政策激励效应,突出七条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高频对接企业、高效服务项目,着力搭建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推动更多链群配、大好高项目落地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