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持编纂的东阳历史文化丛书《寻古东阳》古寺专辑中,对九峰山有“因外形像一只火腿,俗称‘火腿山’”的描述。
周拱升早年从事过生猪屠宰行业,曾听闻过“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九峰山”的说法。“早些年,食品公司、兽医站的人都说我们这里腌的火腿特别好,比别处多一层瘦肉。”周拱升说,当时人们分析,九峰山一带猪的品种、喂猪的大麦等都与别处无异,之所以品质出众,或许得益于这一带的优良水质。周拱升的爷爷曾告诉他,清塘一带不光腌制火腿,还腌制整猪。古时村里人随军外出打仗,会带上这种腌制好的家乡肉,其他士兵品尝后赞不绝口,九峰山火腿因此声名远扬。此外,清塘自然村内也有一座酷似火腿的山,位置在该村“百丈城”。
九峰山上还有许多妙趣横生的象形石。比如,东北侧山巅曾有一块巨大的老鹰岩,鹰嘴朝着南马镇双溪村前山头自然村,鹰尾朝着千祥镇九峰一村凌头自然村。凌头村民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因老鹰岩的朝向,凌头田地肥沃,适合耕种,而前山头文人辈出。此外,山上还分布着7座人形岩石,被凌头村民视作“七仙女”,更有石猪、石桌、石椅等奇石景观。站在千佛塔一侧的山巅极目眺望,长长的山脊线像一根细绳,山下的村落则如同铺开的渔网。
康熙《新修东阳县志》的主纂者赵衍是清塘周氏族人的姻亲,曾撰写《清堂周氏重修宗谱序》:“九峰之山,撑空腾踔,屏罩于其后。左则五度蜿蜒,高出云表;虎潭之水,澄澈见底,回抱村右。中藏膏腴千顷,烟火百尘,熙熙然。士食旧德,而农服先畴,淳朴之俗,致足乐也……”300年光阴流转,这一带山川风光依旧旖旎,值得空闲时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