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讲抗美援朝故事 市实验二幼沉浸式红色教育润童心 2025年04月08日  

  □通讯员 胡思萍 

  本报讯 1日下午,市第二实验幼儿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吴宁街道综合文化站的老党员与文艺工作者们。他们将红色记忆化作可触可感的温情画面,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传承的种子。

  活动伊始,大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化身“小小炊事员”,围聚在土灶前,将洗净的番薯、玉米放入铁锅。然后,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揉搓出一个个浑圆的玉米面窝窝头,在炊烟袅袅中体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龚景山身着军装,用亲切的东阳乡音讲述战场上的生死时刻。当他颤巍巍地举起一枚锈迹斑斑、已拆除炸药的美式手雷时,孩子们屏息凝视。“当年我们就是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打退了敌人!”龚景山话音未落,现场已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红色文艺汇演将活动推向高潮。老年艺术团倾情演绎的经典舞剧《十送红军》再现了革命年代“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红梅赞》的旋律响起,奶奶们以铿锵有力的歌声诠释了“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红岩精神;在《绣红旗》表演中,舞者们一针一线缝制红旗,当鲜艳的红旗徐徐展开,孩子们自发高唱起国歌,交织成动人的和声。

  孩子们也以纯真的表演向革命先烈致敬。大三班创编的情景剧《我是小兵兵》中,小演员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生动演绎了小战士在革命熔炉中的成长历程。大二班表演的手势舞《学习雷锋好榜样》,则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时代少年传承雷锋精神的坚定信念。

  活动尾声,孩子们手捧自己蒸煮的玉米、番薯和蛋糕,送到爷爷奶奶手中。“这种可触可感的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体验中深植童心,更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三班教师胡辉萍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