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管理经验走出浙江 外省考察团来东学习“校园舌尖上的革新” 2025年03月25日  

  □记者 张耀 通讯员 黄兰兰 葛俊倩

  本报讯 20日,黑龙江省友谊县教体局工作人员跨越3000公里来东,专程学习我市校园食堂管理的先进经验。

  在市第二实验小学兴平校区省级示范食堂的荣誉墙前,考察团成员驻足良久。这所现代化校园不仅是2021年浙江省“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现场推进会”承办单位,更以《数智膳行,让孩子拥有美好“食”光》的创新实践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以来,已有丽水、安吉、永康等20余个市县考察团慕名而来。

  “我们运用数智膳行管理平台,每个班的餐余桶往电子秤上一放,大屏幕上就能实时显示这个班的餐余量,后台自动分析数据,形成图表,即时数据和累计数据一目了然。”在数智膳行平台展示区,该校值周班的孩子轻点屏幕,实时跳动的数据让考察团耳目一新。

  食堂里,个性化设计的圆弧形餐桌、可挂起的餐椅、学生荐菜展板均彰显生本理念,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文明听得见,光盘看得见”文化墙前,学生们自主创作的节约粮食手抄报组成流动展廊。“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参观完我市学校食堂后,友谊县教体局局长赵大光竖起了大拇指。

  在随后举行的专题交流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吕楚麟向黑龙江省的教育同仁介绍了我市在学校食堂管理方面的探索。近年来,市教育局成立食堂管理专项领导小组绘就规划蓝图,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该局统筹计财、校安、电教、区域食堂管理组长等力量,成立食堂与配送管理工作虚拟专班。如今,全市公办中小学企业配送快餐就餐人数从2021年的13958人彻底“清零”,全部实行自主经营,规范管理。

  四项机制优化管理,下好理念创新“联动棋”。市教育局建立完善“三统三化四同”管理机制,明确人员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原材料采购目录动态调整,建立目录评价会议机制;实行定期交叉检查制度,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建立多渠道公示制度,公布投诉受理监督电话,主动接受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四种形式常态纠治,下好阳光清廉“保障棋”。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面,市教育局以“清单化”自查、“交叉式”互查、“回头看”抽查和“多形式”督查等形式,有效压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两个应用提升效能,下好数字赋能“科技棋”。目前,我市中小学校食堂均接入“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食堂智治应用,开设“健康机器人”模块,师生、家长不仅能进行餐后评价,还能在学校一周菜谱公布前进行食材评价。数智膳行平台还将局长、校长、教师、家长等陪餐制度化、日常化,并针对厨余数据、评价数据、配送数据等进行汇总分析反馈。

  “一校一策”保障实效,下好“光盘”行动“关键棋”。为解决食堂不足等硬件问题,部分学校与周边酒店共享厨师资源,排餐制、选餐制、点餐制食堂应运而生。同时,各校创新机制,推进校园食堂精细化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将厉行节约、“吃好吃光”落到实处,培养文明风尚。

  从“五样采购”到“数智校食”,从“共享厨房”到“局长陪餐”,我市中小学食堂以创新实践诠释了校园食安治理的“未来图景”。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东阳不仅提供了可复制的管理模板,更展现了教育民生应有的温度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