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奥琳
本报讯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连日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候诊大厅内人头攒动,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其中大部分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医生,我家孩子每天晨起打十几个喷嚏,没有发烧,这到底是感冒还是鼻炎?”今年35岁的市民李芳抱着孩子向医生求助。她说,孩子夜里鼻塞严重,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导致白天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这样的困惑并非个例,春季气温多变,过敏性鼻炎高发,许多家长都难以分辨孩子究竟是感冒还是过敏。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包晓珍介绍,近期科室日均门诊量约300人,其中因过敏性鼻炎就诊的人数较以往增多。过敏引发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还常伴有咳嗽等症状,使得不少人将过敏误认成感冒。事实上,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会出现发烧、畏寒、头痛等全身性症状;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嗅觉减退,部分患者还会发生眼睛红、发痒、咽喉痒。
除了过敏性鼻炎,春季还是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的高发季节。那么,如何缓解春季过敏性疾病?包晓珍表示,过敏原是引发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春季气温波动大,植物繁殖,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升高,加上湿度增加,尘螨和霉菌迎来“黄金生长期”,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不同的过敏性疾病,高发年龄段也有所不同。比如低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比成人更容易发生皮肤过敏。“对于春季过敏,提前预防比出现症状后再治疗更为有效。”包晓珍建议,可以采用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脱敏)等治疗方法。
对于尘螨过敏的中重度鼻炎、结膜炎、轻中度哮喘或者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可以考虑进行脱敏治疗。包晓珍介绍,脱敏治疗主要是将过敏原致敏蛋白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制剂,经反复注射或通过其他给药途径与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脱敏制剂的剂量,让患者建立对该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案。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
“过敏虽恼人,但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就医治疗,便能有效应对。”包晓珍提醒,过敏人群在出现症状时,应及时采用相应药物治疗,同时做好防控措施。如外出时戴口罩,有效阻挡花粉、飞絮等过敏原进入呼吸道;佩戴护目镜,防止过敏原刺激眼睛;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涂抹过敏原阻隔剂,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挡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