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院进门的墙上,一眼就能看到两只正在荡秋千的Q版鸡玩偶,这不单是一处可爱装饰,也是小院一道招牌菜的趣味表达。它在菜单上被命名为“荡秋千的土鸡”,也被叫成“吊锅秋千鸡”。
张婷解释道,小院二楼露台上曾有一架秋千,虽然后来被台风吹毁,但它曾是小院里的重要象征。院内餐桌都是特制的,构造独特,上方有一根木杆用来悬挂吊钩,装有土鸡的铁锅被钩子吊起,悬在炭火之上。在外力作用下,吊锅微微晃荡,就像荡秋千一样。“有客人为了拍视频,还会特意推一下吊锅让它晃起来。”
小院厨师是张婷的大嫂胡伟仙,她告诉记者,秋千鸡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每锅都是一只整鸡,选用的鸡必须是饲养满12个月的土鸡,肉质才能紧实而不柴。“不管运来多少,都是当天处理完,不留到第二天卖。”胡伟仙坚持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处理鸡肉,将血水洗净,切成小块,确保每一块鸡肉都能去除腥味,保留最纯正的风味。
“品质不好的鸡肉都煸不出油脂的。”胡伟仙自豪地说。炒制秋千鸡时,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秘诀。在锅中放入大蒜、生姜等配料,将鸡肉煸至焦黄后,倒入她特制的料汁,让鸡肉充分吸收料汁的味道。接着,她会加入提前用排骨熬制的高汤,让鸡肉在汤汁中慢慢炖煮20分钟以上,使肉质更加鲜嫩多汁。
张婷在秋千鸡的食用方式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想法。不单单只有鸡肉,客人在下单秋千鸡时,还可以搭配各种配菜,如豆腐、娃娃菜等,将这道菜变成了一道类似火锅的美食。等吃到锅内只余汤汁时,张婷推荐再往汤中倒入小碗米饭,将其变成鸡汤泡饭,充分品味浓厚汤底。这种创新的食用方式,不仅丰富了菜品口感,也让客人在品尝过程中有了更多互动乐趣。
炭火用于煲制食物也有独到之处,相较于卡式炉或是电磁炉,炭火是慢慢加热,锅底受热也比较均匀,鸡肉不会因为持续高温而肉质变柴,味道也随之慢慢散出来,“鸡也好吃,汤也好喝”。小院座位有限,室外只有简单的草棚遮挡,时不时有冷风吹来,尽管如此,仍有不少食客愿意在外面就餐。寒夜里,炭火的热力和时不时扑过来的食物香气穿梭在人们的交谈声中,暖意也就此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