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才艺,演绎国学经典
大赛以汉服社的舞蹈《浮光》拉开帷幕。汉服社的成员们身着精美的汉服,衣袂飘飘,仿佛穿越时空而来,为比赛增添了一抹古典韵味。
诵读比赛环节无疑是整场大赛的高潮。学生们倾注了满腔热情与才华,他们或慷慨激昂,或温婉动人,或哀怨缠绵,通过细腻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将古诗文中的情感与意境演绎得入木三分。
其中,节目《黄河落日》尤为引人注目。该节目由23营销班的张艺芸和23服装班的寿婉伊在预赛前三天临时组建的团队完成。面对时间紧迫、准备仓促的挑战,两人凭借各自的专业技能,加班加点,不断磨合。尽管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指导老师俞涛涛曾提醒她们,《黄河落日》这一题材更适合男孩子来演绎,但两人坚信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她们顶住压力,认真研读,以求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深意。张艺芸还提出以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为表演增添更多的意境美感。最终,两名女生在决赛中,将《黄河落日》的雄浑厚重与细腻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表演中,学生们不仅精准把握了文本的深刻内涵,还巧妙地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使得整个比赛充满了创意与激情。23财会班的《声声慢》将浅唱与吉他伴奏结合,赋予经典诗词全新的生命力;23幼一班的《月光下的中国》则通过细腻的表演,将不同语境下月光的情感变化传递给观众,令人动容。
薪火相传,赓续国学经典
“语文是一门带领学生感受美、感悟美的学科。”俞涛涛介绍道,古诗词虽然距离现代学生很遥远,但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透过精练的文字,可以看到背后厚重的历史,了解古人所思所想,参悟高瞻远瞩的见解。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活动,如高一的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竞赛,高二的古诗文诵读大赛及诗词创作展示等,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
在古诗文诵读大赛的预赛赛场上,500多名学子同台竞技,40组节目竞相绽放,展现了学生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与坚持。比如23幼一班的学生,提前两个多月就排练,无需师长鞭策,自驱前行,该班组织的4个节目全部进入决赛。
好节目不仅需要热情,更需专业助力。罗华、朱冬梅、周航等舞美老师的加入,让舞台上的每一帧画面都成了艺术作品。23学前班《我有一束光》在队伍编排上别出心裁,23幼二班《如愿》的舞蹈动作与朗诵内容相辅相成,两个节目都利用不同的队形变换来丰富视觉效果,用简洁明了的动作设计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最终都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是师生们的辛勤付出与不懈追求。在这场文化的盛宴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古诗文素养,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记者 吴玲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文诵读大赛在市职教中心东技校区上演,学生们通过深情的诵读与创新的表演,展现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
这场古诗文素养大赛,激发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更让“文以载道”的根基在新时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