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耀 通讯员 胡侃杰
昨日,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横店镇兰亭小学的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的空地或操场上玩起了传统小游戏,尽情享受着“课间10分钟”的运动快乐。
打沙包、跳房子、滚铁环、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手脚并用”……无论是走廊里,还是操场上,都是学生们的“充电站”,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自由随性的身影。
随着期末的临近,复习的氛围逐渐紧张起来。为了确保学生们在紧张的复习期间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各校想方设法让“课间十分钟”变得丰富多彩。
在课间铃声响起后,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彭湃迅速走出教室,奔向离教室最近的乒乓球桌,“乒乓球桌离教室很近,这让我在课间有更多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打球。10分钟的下课时间,足够我们尽情享受一场简单的乒乓球比赛。”
为确保学生科学有效地运动,该校设置了由10分钟小课间、30分钟大课间、午饭后30分钟自由活动以及下午30分钟课外体育活动构成的全天活动体系。此外,学校打造了“元亨乐园”。滑滑梯、摇摇桥等游乐设施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乐趣的游戏环境。
在吴宁五校,不少角落都设置了“运动小驿站”,摆放着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一到下课时间,学生们便如欢快的小鸟般纷纷跑到就近的小驿站内,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开始他们的运动时光。
该校还积极探索智慧体育的新路径,引入先进的“AI运动吧”设备,为“课间十分钟”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这一设备不仅具备高度精准的无感人脸识别技术,还能准确记录跳绳、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多项运动数据,并实时进行分析。
江北街道湖田小学有一面攀爬墙,一下课,学生们便纷纷涌向攀爬墙,犹如“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在沿墙攀爬架上不断挑战更高难度。同时,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体育活动也在操场上进行着。
“课余时间,学生们常常热情地拉着老师一起打乒乓球。”湖田小学校长何悦乔说道,任课老师们也会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提前下课,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让这段时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马二进三,将军!”在江北街道上卢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象棋大赛”在课间悄然上演。学生们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围坐在一起,专注地下象棋、研究棋谱。
据悉,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该校在广场四周和花坛中间增设了许多棋桌和棋凳。这些桌椅成为孩子们课间休闲娱乐的最爱,稍晚一点便难以觅得空位。学校将象棋活动和课间10分钟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棋品”的同时,让博弈之道成为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