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冷 消费热 早市烟火气升腾
“暖冬”暖胃暖人心
2025年01月02日  

  □记者 韦圣瑶

  当冬日曙光轻轻拂过六石吴良老街的青石板路,每逢农历三、六、九开市的早市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6日,记者走进吴良老街,略显狭窄的街道被蜂拥而至的人流填满,街边摊位的叫卖声和村民间的寒暄交融成嘈杂但温暖的背景音,承载着乡土记忆与生活温度的地方因为早市焕发出冬日的活力。

  早市门口,秀才长寿拉面的店主熊茂财正忙着揉面、分面,一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在面条间灵活穿梭着。“冬天我家的生面会卖得更好些,特别是加了少许碱水的面条,煮出来特别筋道。”熊茂财边说边将一把把刚切好的面条整齐码放在案板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为了迎接早市的村民,熊茂财4点就起床制作生面,一早上能卖掉150斤,除此之外,馄饨皮、饺子皮也很畅销。居住在吴良村的常客李奶奶走进店,熟练地拿起一袋面条放入购物袋中,“吃了很多年了,冬天早上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整个人都暖和了。家里人也喜欢吃,只要早市开了基本都会来买。”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一阵阵诱人的甜香扑鼻而来,范范炒货店前摆满了一整个摊位的东阳农家糖。一块块香酥松脆、甜而不腻的农家糖,是独属于东阳人儿时的甜蜜冬日记忆。陈师傅在店内一边熬制糖浆,一边将刚压制完成的农家糖切块。锅内的糖浆在炉子的炙烤下变得浓稠,陈师傅手持长柄木勺,不时地搅拌着糖浆,每一次搅动都伴随着糖浆与锅壁碰撞发出的“滋滋”声。“做农家糖的好时节就是冬天,温度低的时候,糖浆裹上去不会变软也不容易化,周边村民都喜欢吃。”不少顾客围站在店铺前,等待着新鲜出炉的农家糖。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早市的另一头,热气腾腾的蒸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来2个肉包和1碗豆腐脑。”“老板我要3杯豆浆。”神仙居汤包店老板翁天兵在顾客们的叠声催促中忙得脚不沾地。“热豆腐脑和热豆浆都卖得很好。”翁天兵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熟练地舀着豆腐脑。他说,冬季的早餐生意比往常要好上许多,因为大家都想在出门上班或上学前,吃上一顿热乎的。“肉包已经卖完了,提前灌好的七八十杯豆浆也不够卖,只能现场重新做。”翁天兵让妻子替代自己的位置,前往后厨现做肉包,这样现做现卖的模式,一个早市下来能卖掉17笼包子。

  “早市让我们这些村里人有了销售的平台,也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变好了。”翁天兵感慨地说,店里使用的新鲜肉菜都是从早市的其他店铺里采购,大部分都是本地农家自产。吴良村早市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还拉动了当地村民创业增收。记者了解到,早市上的摊主们有很多是吴良及周边村民,他们有的售卖草莓、车厘子等冬季应季水果,有的售卖现烤糕点,都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早市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增收之路。

  据吴良村村干部介绍,随着春节临近,早市上的年货摊位逐渐增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吴良村的人流量,不仅促进了村庄经济发展,还提高了吴良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