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任旦雯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DeBeers)在20世纪40年代推出的一则广告语。正是这则广告语,把“钻石与爱情”绑定在了一起。此后几十年,钻石一直是奢侈品市场的宠儿。
然而,近两年,钻石行业整体呈现低迷态势,天然钻石价格不断下滑。日前,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戴比尔斯将二级市场上销售的毛坯钻石价格下调超1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价并非该公司今年首次调价,早在1月,该公司已将原钻价格下调了约10%。
钻石行业发生了什么?有媒体分析指出,从需求层面来看,钻石价格大跌和全球经济低迷有直接关系。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对奢侈品的需求随之减少。
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钻石销量下跌还与结婚率的下降有关。婚庆场景一直是钻石最主要的消费终端,结婚的人少了,钻石需求自然会萎缩。此外,人工培育钻石的崛起,也对天然钻石造成冲击,其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在这样的市场变化下,那些曾经花费重金购买钻石的消费者开始后悔。
90后金女士6年前结婚时,与丈夫花了3万元买了1枚DR钻戒。金女士说,年轻时觉得钻戒是结婚的标配,必须拥有,但现在想来这笔钱拿来投资黄金更划算,“我记得那年金价每克就300元左右,要是当年没买钻戒,买黄金就好了。”
同样,80后张女士十多年前结婚时特意找了在香港首饰加工行业工作的亲戚,花了5万元买了1克拉的钻戒,上面镶嵌的钻石纯净度高,要是在专柜买,得花更多钱,“当时觉得可值了。”然而,戒指买来后,除了婚礼当天佩戴过之外,平时没有佩戴首饰习惯的张女士一次都没有戴过。“现在挺后悔的,如果把戒指拿去卖掉,连原价的一半都卖不了。”
我市一家品牌饰品店的负责人透露,今年钻石价格确实下跌了,来店里购买钻石首饰的顾客却没有变多。“以往店里还会为一些顾客定制价格更便宜的人工培育钻石戒指,现在这类钻石也没什么人问津了。”她坦言,如今更受消费者欢迎的是黄金点钻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