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帆 通讯员 吴爱晶 洪美玲
本报讯 上周,市人民检察院在千祥镇三宝村召开古道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行政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属地政府工作人员等参加。
召开听证会,是对车慈岭不文明现象整改情况的一次“回头看”。会上还围绕“如何在赏枫季落实古道管护”“如何在保护好历史遗迹的同时,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村庄发展”等议题,集思广益。
车慈岭是通往天台、仙居等地的“茶盐古道”,被列入《浙江省一级古道名录》。每逢秋末冬初,古道层林尽染,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随着人流增多,车慈岭也留下了不少不文明元素。今年2月,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履职中发现,车慈岭上的平岩塔亭、慈岭亭被乱涂乱画,且存在周边垃圾较多、无人清理等问题。
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蔡向萍说,根据《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规定,古道的保护内容包括古道附属的古亭、古桥、人文遗迹等资源和设施,重要历史名人、事件、文学作品、典故传说等历史文化内容,禁止在历史遗迹、相关设施上刻画、涂污,禁止乱扔生活垃圾。发现线索后,检察官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取证固证等工作,并明确古道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于3月6日与行政机关进行磋商。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联合属地镇政府组织人员前往实地查看,确定由属地镇政府牵头,对古道沿途景点环境遭破坏处进行整改,修缮平岩塔亭、慈岭亭,落实相关行政村管护职责。7月15日,检察机关收到了行政机关的回复,已完成整改。
“建议邀请艺术家在凉亭上题词、绘画帮助推广,既能防止游客乱涂乱画,又能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带”“建议联合文旅部门,就‘红枫古道’这一特色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文化东阳’金名片”……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认可行政机关已履职到位,并就如何推广、保护车慈岭发表意见和建议。
“召开听证会不仅是为了让司法民主化、透明化,更重要是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车慈岭是历史的见证,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通过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凝聚古道保护共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蔡向萍说,检察机关将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案件,为守护中华文脉作出检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