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不断涌现,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相较于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少了一些“时空”上的限制,使文化与群众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

  今年4月,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明清宫站和人民路站内,两座微型自助图书馆悄然亮相。每个微型自助图书馆均配备了200册图书,涵盖多个领域,并提供借书、还书、办证等基本服务功能。市民只需凭借身份证、读者证、三代社保卡、电子社保卡等有效证件,在自助机器上按提示操作,即可轻松借阅心仪的书籍。这一创新服务方式,让市民在乘坐轻轨的同时,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市图书馆副馆长沈新军介绍,微型自助图书馆的服务平台与市图书馆的总平台连通,市民在微型自助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提供相关服务的地方归还,实现了图书的“随借随还”。同时,管理员会根据上个月读者的借阅情况,每周更换1至2次书籍,确保市民能够借阅到最新的图书。“自运行以来,借书的数量每个月都在稳步增长。10月份的流通图书数量达160余册,儿童读物、文学类、健身类、漫画类书籍比较受欢迎。”沈新军说。

  “没想到我画起虾来也挺像样,老师上课很有耐心,和学员们也相处得非常愉快。”每周二、周五下午,家住城区十字街附近的卢奶奶都会准时来到吴宁街道老年学校,参加吴宁街道综合文化站组织的中国画文化培训课程。

  今年以来,吴宁街道综合文化站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老年教育课程,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针对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文化站开设了二胡、合唱、中国画、茶艺、智慧助老、太极拳、摄影等教学课程,吸引了大量老年学员参与。

  吴宁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陈梦夏介绍说,今年文化站共开设了6个班级,有7名专业教师,举办了多场培训活动,参与学员超过2000人次。在坚持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文化站还提供了超过15项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每周向公众免费开放,时长达60小时。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站创新组织特色民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