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 因桥得名 2024年11月13日  

  桐川自然村位于下槐自然村与廿里牌村之间。据说该村与廿里牌之间曾有一条山涧,明崇祯十一年(1638),葛惟功、葛昌期在《题重修桐川桥记》中这样描述:“有溪在于两岸之冲,峭如壁立,势若虬龙,为诸水之汇,不可跨而渡,衣而揭也。或春潦秋淫,骤雨猝至,涨溢奔腾,湃淜浩瀚,不可径渡,舆徒者苦焉。”

  葛惟功、葛昌期二人的“叔祖宗六十二学士,暨安人厉氏”见旅人往来艰难,便慷慨解囊,捐钱雇人取石修建石桥。在他们看来,此桥之稳固,应该可以“千万年而奠安之”,但他们可能没想到,几百年后,山涧已改道,桥下湍急的溪水已变成了一片平坦的农田,桥洞也因修路被填埋了2个,仅余11个。即便如此,桐川桥依然是东阳留存不多的多孔古石板桥,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桐川自然村原名“桥头”,后依桥改名。但在民间,桐川桥有另外一个名字——奈何桥。《东阳古道》记载,此桥曾是过往的唯一通道,逝者出殡也从此桥过,民间于是有了“生死逃勿过桐川桥”的说法,久而久之,民众就称其为奈何桥。农历三月廿八,许多民众会来此拜“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