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奥琳
本报讯 昨日上午,在金华某医院病房内,00后金赟浩正静静地躺在床上,温热的血液从他的手臂里缓缓流出,通过一台血液细胞分离机,逐渐变成一袋生命的“种子”。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昧平生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金赟浩是我市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是今年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金赟浩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021年,在学校组织的一场献血活动中,他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当即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5月,金赟浩接到了一通来自市红十字会的“特殊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惊讶之余,金赟浩没有半分迟疑,当即就同意捐献。自那天起,他便开始注意清淡饮食,调整作息时间减少熬夜,并积极配合高分辨分型检测和体检,争取以最好的状态来进行捐献。
得知儿子要为别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金赟浩的父母起初并不同意,他们担心这一善举会对儿子的身体造成损伤。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金赟浩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并耐心向他们解释捐献过程的安全性。最终,金赟浩的善良与坚持获得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金赟浩说,这算不上多么了不起的事,但只要能够帮到别人,就已经很欣慰了。今年,他还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党员,对于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他深感荣幸与自豪。
8日,金赟浩动身前往金华某医院,开始接受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并于昨日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注射动员剂后,金赟浩出现了些许腰酸、头疼等症状,但他表示,这些情况都可以克服,希望采集顺利,患者能平安健康。
“虽然我不知道与谁匹配成功了,但我希望对方能尽快战胜病魔,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快乐生活,享受生命。”金赟浩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金赟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志愿者送上了证书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