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变化、消费观念转变、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传统专业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对此,白云各大专业市场积极应对,通过线上引流、精准营销、调整业态等方式,转型发展,突围变局。
白云市场集群 记者 任振江
□记者 楼瑶琳
自成立以来,东阳中国木雕城经历过成长的阵痛,在一次次转型变革中探索突破。在消费多元化变革等多重压力下,项目又面临新的挑战。在此形势下,东阳中国木雕城审时度势,在今年启动业态调整,对国风生活馆实施改造,引入新的业态。
据国风生活馆负责人介绍,国风生活馆的原有业态将整合到木艺文化馆,增强木制工艺品、木雕(红木)家具业态的集聚效应;国风生活馆将“腾笼换鸟”,引进娱乐休闲、圈层社交生活等新业态。
距离项目3公里之外,就是东阳银泰城购物中心,国风生活馆如何避免同质竞争?据国风生活馆负责人介绍,国风生活馆将进行错位经营,业态包含两大类别——一个是以夜生活为主的娱乐项目,如酒吧、桌球、KTV、夜宵餐饮等;另一个是以家庭消费为主的社区商业,如超市、影院、儿童游乐等。
东阳中国木雕城同时还瞄准“Z世代”群体,把传统文化和动漫文化相结合,打造国潮动漫文化新标签。今年,金华国际动漫博览会3次落户木雕城国际会展中心,参与群体辐射东阳、义乌、兰溪、金华等地。今年“五一”假期,木雕城三个馆的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金义东轻轨木雕城站打造成了动漫主题文化车站,成为展现多元文化的窗口。此外,依托市场丰富的木艺文玩资源,木雕城推出“白云集”,为市民提供淘文创产品、体验非遗的好去处。
目前,国风生活馆已招引3.5万平方米面积的新业态,涉及娱乐酒吧、洗浴、超市、餐吧、家电卖场等。多个品牌即将进场开工装修。明年,该馆将以全新形象亮相,为市民提供全新的休闲生活、社交体验新空间。
国风生活馆负责人表示,经过业态调整,木雕城各个场馆的定位将更加清晰,形成商业内部闭环。木艺文化馆主打文商的概念,是木艺文化、传统文化载体的集中体现;红木家具电商馆通过线上线下打造一体化销售生态链;国风生活馆则将成为木雕城的流量引擎,通过不断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人气,赋能东阳中国木雕城以及区域商贸经济发展。
东阳红木家具市场
打好营销组合拳
□记者 楼瑶琳
10月1日至7日,第九届东作红木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届东阳红木工厂直购节在东阳红木家具市场举办。市场通过线上引流推广、发放专项消费券等形式,激发红木消费潜力,在7天时间内,以100多万元真金白银的补贴撬动1700多万元成交额。
东阳红木家具市场总经理曹伟坦言,当下,随着电商冲击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传统专业市场普遍面临到店客流减少的困境。“客户从哪来?客户来了之后,凭什么吸引他们下单?这是经营户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市场创新营销模式的方向。”
基于此,该市场自2018年开始举办东作红木文化艺术节,以系列优惠政策带动销售。同时,市场在2020年成立“东作动力”团队,积极拥抱直播、短视频风口,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为商户线上引流、精准营销。通过线上引流和线下活动,打出一套营销组合拳,把流量转化为订单。
“十年前,东阳红木家具行业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经过数轮洗牌,货真价实的材质和精巧细致的工艺已不是竞争的主要条件,而是基本条件。”曹伟说,差异化、个性化成为红木家具行业发展趋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曹伟认为,红木家具自带文化属性,但红木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元,企业须找准定位,提炼独特的文化特征,从多维度输出红木文化、讲好品牌故事。东阳红木家具市场举办东作文化艺术节的初衷,就是探索红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多关联,致力让红木文化更加多元。市场在2019年成立水墨会,率先选择书画艺术作为跨界融合的载体,推动红木从“移花接木”到“移画接木”的转型。每年,红木家具市场都会举办或承办各种文化活动,赋能红木家具行业。例如,10月25日,《文博讲堂》在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开讲,从历史文献、留存文物、词义发展等多个维度,阐释了东阳木雕与红木家具的丰富内涵,以及它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渗透、浸润,需要潜移默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曹伟说,值得欣喜的是,我市许多红木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聘请了文化大使,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品牌附加值,提升了溢价空间。
东阳国际汽车城 “直播+短视频”引流获客
□记者 楼瑶琳
“姐来啦!我带您逛一下我们的汽车城吧!这里是直播基地,有各种价位的精品车;这边是C2区,主营代步车;C3区主要有皮卡车、万元车……”5日,东阳国际汽车城,市场品宣团队正在拍摄短视频,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表演、宣传各区块的二手车类型。
自2021年开始,东阳国际汽车城就设立主播团队,帮入驻经营户直播引流、卖车。经过多年的实践,团队运营越来越成熟,还带动了不少经营户“触网”。
经营户张文战今年4月份开始拍短视频上传抖音。上月,一位江苏网友关注到他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后,特意赶到东阳看车,当场成交、过户,直接开着二手车回家。目前,该店80%的订单都来自网络引流。
通过社交平台来到东阳国际汽车城的外地客户很多。10月份,广通二手车车行负责人张昊泽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奔驰二手车的视频。一位内蒙古的网友看到后很心动,专程打“飞的”来到东阳,找到该车行求购。在完成电子提档过户后,该网友就自驾车返回内蒙古,反馈车况不错。张昊泽说,线上引流,最终要靠品质和服务促成订单落地。每次去收车,他要利用漆膜仪检查车子油漆面情况,查看零部件是否有拆装痕迹。经过自己检查后,还要请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出具报告。
现在,该市场经营户直播、拍短视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市场计划组织商户培训,帮助他们提升短视频制作、直播水平,提升获客能力。
据东阳国际汽车城市场运营部副经理史学军介绍,随着二手车直播引流客户的增多,新型的消费纠纷也随之增多。今年,汽车城消联站加强普法宣传,教授商户直播带货如何避免“带祸”;同时,在接到外地消费者投诉后,积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不厌其烦协调解决。
史学军说,汽车城坚决杜绝重大事故车、泡水车、火烧车进入市场。重大事故车指的是那些经历过严重碰撞的车辆,而日常的小刮小蹭并不包含在内。例如,保险杠的轻微刮痕或替换并不被视为重大事故。“经过解释,很多消费者都能理解,消除误会。我们也劝导经营户如实告知消费者车况,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东阳市华东木材市场
提供木材销售加工配送一条龙服务
□记者 蒋宝仙
10月31日下午,一辆满载菠萝格木的货车驶进位于白云街道象金路西侧的华东木材市场。木材堆放场地上,码放着一根根粗大的原木,大的直径有1.5米之多。
据市场负责人蔡忠勤介绍,华东木材市场创办于1997年,原址位于白云街道东义路。2021年,因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市场地块征迁,搬至白云街道象金路10号。目前,市场有经营户70余家,主要经营高中低各个档次的国外进口木材、国内木材、木门、楼梯扶手、圆柱、红木家具等木制品成品半成品。
市场经营户单先生经营木材生意21年,主营菠萝格木材。10月31日当天,一车30多吨的菠萝格木材刚刚到货。他说,搬到新市场后,环境好了很多。“以前在老市场场地条件差,下雨天还得穿雨鞋。现在场地整洁干净,客户来采购体验感也好一些。”
近年来,由于受到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红木家具等木制品企业订单减少,用材量减少。华东木材市场经营户积极转型,加快部分名贵木材去库存,同时延长产业链,形成从原木批发销售到木材加工、成品和半成品制作、送货上门的一条龙服务。在这里,消费者可以买到所需的木材、家具等各种木制品,实现了一站式采购。
东阳国际建材城 家装采购节成交订单千余个
□记者 楼瑶琳
2日上午,久雨放晴。当天开幕的第十届东阳国际建材城家装采购节人气火爆。据统计,截至3日晚,为期两天的采购节累计吸引客流上万人次,签约订单近1200个,成交金额2000多万元,并持续引燃会场外消费热情。
据东阳国际建材城商管总经理李艳兵介绍,采购节自2019年开办以来,已举办十届,以其获客精准、规模大、品类全、成交量大等优势得到消费者和参展品牌的认可。面对行业经营环境变化,我市同类竞品市场、行业协会以及会展公司在传统的“金九银十”“双十一”消费旺季都停止举办家装类展销活动,本届建材城家装采购节的举办,可谓一枝独秀,逆势飘红。
李艳兵介绍,本次采购节能够成功,得益于线上和线下精准营销、市场和商户联合发力,打通了引流、成交关键环节的痛点,以互联网思维突破传统营销模式,不断打造优势产品力。
依托市场丰富的家装品牌、产品资源,本届采购节汇聚了60多个东阳家装建材优秀品牌,主要包括陶瓷卫浴、木门移门、家电家具、全屋定制等家庭装修所必需的品类,形成了规模、品牌优势。早在10月上旬,建材城就开始采购节预热,一方面通过线上报名精准引流,在抖音、小红书、网红探店等当下火爆的社交平台、营销渠道锁定客户2000多组。另一方面,通过线下邮寄门票,一对一跟进,提升客户到场率;并由市场、商户组织人员深入旧村改造小区(村)、新交付楼盘等开展地推,精准邀约。
在优惠力度上,本届采购节力度空前,推出了满减、千款特价、抽盲盒、联购返现、整点抽奖等多重促销政策,充分提升订单转化率。
现场一位消费者表示,除了采购节的优惠,还有政府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购置补贴等政策。“现在有这么多利好政策,正是装修、买家电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