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新材”深耕运动鞋履制造 硬核技术“领跑”轻便新体验 2024年10月21日  

  □记者 胡媛 实习生 马歆晨

  本报讯 把经过拉毛处理的鞋型材料放入模具,历经高温塑形再冷却,大约20分钟后,一双成型的运动鞋中底便顺利出炉……这样的场景,在星火逐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火新材”)的车间内不断上演。两组成型机保持24小时连续运转,日产量可达5000双。

  近日,记者走进星火新材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地忙碌着。在切割区域,两名工人相互合作,将大块的原材料切割成长条状。“长条的宽度是根据鞋型和尺码提前计算好的,经过后续的去皮、斜剖、拉毛等工序处理后,材料表面会更加光滑并达到不同的厚度需求。”车间现场负责人张晓明介绍道。

  星火新材是上市公司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东阳的合资公司,于2024年7月份正式投入生产,专注于生产环保高分子轻量化材料制体育用品。早在2021年,公司研发团队就开始致力于研究能够突破传统鞋底材质限制的新材料。

  在高性能跑鞋市场,各品牌竞争激烈,其性能差异来自多个方面,中底材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鞋底材质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例如,橡胶鞋底通常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抓地力,适合在各种路面上奔跑;发泡材料鞋底则更加轻便,能减轻脚部负担。”张晓明说。通过不断地寻找、测试,星火新材的技术研发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中底材料ATPU。

  以一只42码的运动鞋为例,使用新材料ATPU制造而成的中底重量在47克到90克不等,具有轻便、耐磨、高弹性等特性,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脚感和稳定的支撑。“运动员速度持续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中底材料的革新与突破。”星火新材公司董事长赵子妍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与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冠军选手所穿的运动鞋,其中底部分就是由星火新材生产制造。

  除了优异的性能表现外,ATPU还具有环保性。剩余的废料经特殊工艺可回收再制造中底产品。这种可循环使用的特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真正的“零”浪费。

  这些优点使得产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供不应求。“预计到12月底可供应超过30万双中底给各大运动鞋品牌。”张晓明表示,眼下,公司正在积极增加生产线。待新增生产线投入生产后,日产量可以达到1万双。

  “华懋碳基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成后,公司将搬进5000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全智能化产线,打造年产1000万件环保高分子轻量化材料制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赵子妍表示。项目首期投资超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额3.5~4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与此同时,公司技术研发团队仍在不断努力,持续钻研优化中底成型技术,并探索拓展ATPU新材料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