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规融入村规民约 蔡宅村引领文明乡村新风尚 2024年09月25日  

  □记者 张延宁 通讯员 许泽凡

  本报讯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诚信处事,善德为人”“入则孝敬长辈,出则和睦邻里”……漫步在虎鹿镇蔡宅村,青石板路两旁随处可见一条条家训。蔡宅村正以其独特的家训文化,涵养乡村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在尊重和珍视蔡宅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蔡宅村不断加大对古建筑和家训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开辟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蔡宅村两委会通过实地检查,将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蔡氏宗祠修葺一新,使之成为举办启蒙礼、“带着家训去参军”等文明实践活动的首选地,不仅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家族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年才俊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将“倡导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写入村规民约,是蔡宅村在文化传承上的又一创新举措,蔡宅村宣传员蔡国龙说:“家训文化是我们村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能传承珍贵的精神文明财富,让文明乡风更加深厚。”

  在蔡宅村村规民约中,除了家训文化的传承,还明确了村民在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了蔡宅村对新时代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创新式探索。比如,强调“门前三包”责任制,即每户村民负责好自家门前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秩序维护,将个人行为与村集体规范挂钩;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倡婚丧喜事从简操办,减少因过度消费或攀比造成的邻里矛盾,促进邻里间和睦共处;将旅游发展与村规民约结合,要求村民在参与旅游服务时,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质,共同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名片。村规民约的设立,不仅是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践行,使村民实现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转变。

  奖惩制度一直以来是维护乡村稳定的基本手段,是乡村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蔡宅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建立公开红黄榜,表彰遵守村规民约的优秀村民,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批评教育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带动村集体形成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乡风文明积分制的实施,让村民的文明行为有了量化的标准,每个人的行为都与积分挂钩,增强村民文明乡村建设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在村规民约引领下,蔡宅村乡村治理与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和郁郁葱葱的绿化,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家风推动了邻里关系和睦。村民积极向上、文明和谐,村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为增强。村庄获评浙江省文明村、金华市文明村等荣誉。

  “村规民约是涵养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我们将继续深化村规民约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将蔡宅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文明新风的引领者。”蔡宅村党总支书记蔡淑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