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国之大者、民之所盼、发展之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并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同时,《决定》第十三部分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题系统部署了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平安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和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战略擘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开辟了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新境界。
平安建设的浙江经验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也是“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从平安中国战略的实践发展历程上看,经历了试点治理、整体治理、系统治理等发展阶段。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大平安”理念是平安中国战略的萌芽,“平安浙江”建设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早期实践和成功试验,开启了平安中国建设省域先行实践之路,筑就了平安中国梦的浙江窗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有益的“浙江经验”和建设路径参考。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基本立场和价值导向。将平安建设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平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立以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为重的导向,明确提出“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把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围绕并着力解决百姓关切和“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平安可触可感。将群众路线作为平安建设的根本工作路线,将平安建设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顺应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和要求”,推动“群众唱主角”,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刻回答了平安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谁享受的重大问题。
二、在党的领导下狠抓落实是根本保证和重要方法。将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全面推进,将共富与平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同等政治责任,不断优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形成打造‘平安浙江’的领导合力”,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不走样、不变形。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在平安浙江考评中推行无台账考核,“以结果论英雄、以实绩来说话”,不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就看“急难愁盼”问题是不是解决了、矛盾纠纷是不是化解了、案件事故是不是下降了。
三、“大平安”理念是目标追求和制胜密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提出的‘平安’……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浙江平安建设注重系统治理和综合施策,对准源头问题、找准症结穴位,推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注重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强化各方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共享平安建设成果等理念和实践,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重营造法治环境,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推进文化引领,将平安建设从一项系统工程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特色标识,根植于民众心中,为平安建设注入新力量……
四、深化科学治理、智慧治理是重要抓手。20年平安浙江建设,是贯彻落实从“小平安”到“大平安”、从管理到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不断演进之路,也是不断夯实平安基础、迭代社会治理创新打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懈探索之行。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结合,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着力科技创新、智慧赋能,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以数智融合的跨场景应用,牵引推动平安建设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路径展望
平安与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新征程中,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和动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大平安理念,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等,推动各方面制度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优良环境。
一是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有效规范各项工作,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平安中国建设中取得的规律认识、宝贵经验及深刻启示等写入法律法规、纳入制度设计,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不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在“中国之治”中彰显“中国之制”优势。
三是突出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战略性支撑。要面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目标下平安中国建设的实际需要,建设具备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具备多学科背景、开阔专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平安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四是强化技术管理双向赋能。在数字化改革、智能化建设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运用新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及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既是迫切现实需要也是重要建设抓手。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应以先进技术体系为支撑,融合优化“技术—管理”的双向赋能机制,不断探索技术工具与社会治理实践的高效嵌入与充分融合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技术效能和服务管理效率。
(作者单位:中共东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