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旦雯
多巴胺的“胺”不读ān、卡脖子的“卡”不读kǎ、账号不能写作帐号……
也许你没有读过《咬文嚼字》这本面向编辑、记者、校对、广播制作人、节目主持人、中学教师、文秘等特定群体的刊物,但你或许听过由该刊物评选出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份差错清单,被不少网友称为“语文公开课”。
作为业界知名的专业刊物,《咬文嚼字》问世已近30年,一直坚持以“捍卫语言文字的纯洁”为己任。而在我市,有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坚持向其投稿,并屡屡如愿刊登。
为什么他如此热衷挑错,为何他又能挑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