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并重保丰产 2024年08月28日  

  □韦敏航

  水利向来是农业的命脉所在。当高温与少雨交织,农田面临严峻“烤”验时,我市的水利设施为农作物筑起了一道可靠的保护墙。

  大中型水库宛如定海神针,在抗旱保灌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横锦水库、南江水库以及东方红水库,宛如巨大的“水仓”,凭借充沛的蓄水量和科学的调度,为灌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而小型山塘水库,则在大中型水库难以触及的角落,默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从除险加固到新建渠道,从提高蓄水能力到优化灌溉系统布局,我市大力整治提升山塘水库,每一个举措都是对农业发展的细致关怀。经过改造提升的山塘水库,蓄水能力得到提升,让农民即使面对持续高温天气,也能确保农作物的灌溉用水。

  水利设施改造升级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硬件的提升上,更在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数字孪生技术在横锦水库的应用,实现了智慧调度,大幅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技防”与“人防”结合,确保了农业灌溉用水的高效稳定供给。“山塘共管模式”更是创新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座山塘水库都有了贴心的“守护者”,让它们能持续为农田解旱、为庄稼止“渴”。

  当前,我市的水利设施正焕发着强大的活力与效能。随着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重大投资项目的石马潭水库工程稳步推进,建成后必将进一步助力构筑完善的“浙中水网”,构建起互联互通、多源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我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