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在灌区水利工程体系中,散布于乡间田野的小型山塘水库如点点繁星,在大中型水库灌溉渠系难以覆盖的地方灌溉农田,助力抗旱保收。我市现有大中型水库3座、各类小型水库78座,在册山塘482座,大多有灌溉功能。

  连日来,位于南市街道横城村梧坞自然村的龙回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顶着高温施工,确保工程在9月底按期完成。“除险加固主要是为了解决原先存在的渗漏等问题,我们对溢洪道进行了拓宽加固,还新建了一条连接南江水库灌区的渠道。”施工现场负责人马荣灯介绍,项目不仅提高了水库的蓄水能力,还优化了灌溉系统的布局,能有效改善周边农田的灌溉条件。

  农业现代化,水利必须现代化。我市山塘水库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坝体渗漏、溢洪道狭窄、输水管道老化等安全隐患逐渐暴露。为了确保山塘水库的稳定运行,自2010年起,我市便陆续加大了对山塘水库的整治提升力度。2017年,摸底排查全市范围内的山塘水库;自2021年起,开展“千塘百库”除险清零项目,通过除险加固、清淤扩容、配套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整治存在病害的山塘水库。

  马宅镇是生态型乡镇,农作物是村民安身立命之本,但马宅镇并不在南江水库灌溉范围,因此农作物灌溉都依靠山塘水库。“我们村的沙地山塘去年进行了改造修整,重新建造了大坝坝体,拆建落地机埠,现在农田渠道畅通无阻,极大地保障了春天元胡生长盛期的灌溉用水。”马宅镇和协村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元胡种植基地、农业特色强村,谈起村里农田灌溉用水的变化,姓何自然村元胡种植户何西忠喜笑颜开。“以前村里的山塘蓄水能力差,一到旱季就没什么水了。经过整治提升,山塘不仅蓄水量增加了,水质也变好了,灌溉起来更方便了。”马宅镇种粮大户王芬新说,现在稻田要用水,只需上报给村里,打开山塘机埠就可以了。如今,马宅镇有54个山塘水库,已基本实现一村一山塘的目标,即使今年夏天持续高温,也没有农户反映干旱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引水渠道及末级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山塘水库蓄水灌溉能力及农田抗旱能力,此外,积极向农户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存量病险山塘水库清零,平均蓄水能力提升5%左右。这些散布于乡间的山塘水库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