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这种陌生城市生存活动充满好奇,也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趣,想挑战一下,顺便认识新朋友”……“有趣”“好奇”“交朋友”“自我挑战”,是这36名大学生参加此次生存挑战实践活动的最初想法。然而走出象牙塔,直面社会,他们接连碰壁。
在异乡,队员们使尽浑身解数寻找能够维持生活的工作,即使不少人在出发前就已经上网搜寻招聘信息,但到了之后才发现,大多数店家暑期工已招满,招短期工的更是寥寥无几。队员们只能广撒网,一条街一条街地“扫”下去。“我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早到晚,不断地询问招工信息,但得到的是拒绝和无尽的等待……”队员陈致同在生存日志中写道。
“参加挑战赛的队员们差不多都被拒绝过,后来面对拒绝,大家都麻木了。”生存挑战赛生活助理范俞煊没有确切计算过队员们被拒绝的次数,但“拒绝”已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好在队员之间互帮互助,找到工作的队员会向老板推荐其他队员,大家在第二天就差不多都找到了工作。”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开始工作才是重头戏。相比于找工作时内心的焦虑,工作中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身体的疲惫才是真正的考验。
来到横店的第一天,队员洪子豪和何瑞捷就找到了工作——送外卖,幸运的两人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50元。第二天,两人实行轮班制,一人送3个小时,来回轮换。原以为能够走上正轨,但送餐途中出现了地址不准确、撒餐等突发情况,最终7个小时只收入90余元。由于天气炎热,洪子豪还中暑了。
同样精疲力尽的还有在厂里当搬运工、在建筑工地做小工的队员们,为了节省开支,有的队员一天只吃两餐。
洪子豪在日志中写道:“钱难挣,这次的经历很难忘,今后我会摆正自己的位置,遇到困难一定做到坚持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