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前屋后都收拾干净了,道路也平坦通畅了,看着就舒坦。”
“在村规民约一次次的修订中,我们村庄环境好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足了。”
……
谈起村规民约给村庄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表示最直观的便是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镇西村现行村规民约共30条,涉及婚姻家庭、移风易俗、美丽家园等方方面面,是村委会管理村内事务的重要依据。
张立明于2010年任镇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刚接手时,村里的村规民约条数不多,内容制定没有结合村庄实际,泛泛而谈,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张立明回忆,当时村民还戏谑,村规民约只是文章上有、笔尖上有,落到实处便是空头支票。
面对质疑,村两委班子决心扭转这种村规民约为具文的现象。他们立足实际,多次与村民代表探讨,充分倾听他们对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的意见建议,让村民在制定村规民约中“唱主角”,拟出《镇西村村规民约(草案)》并公示。村民们的深度参与,让村规民约更合实际、民意更足、更富有生气,村民主人翁意识也因此有了很大提升。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美丽家园建设是一块重要内容。“那时候大家都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垃圾乱扔,饲养的家禽满地跑,邻里间经常因为这些琐事争吵。”张立明说,对此,村里将“共同维护村庄整洁,严禁向河道、沟渠丢垃圾、排污水”纳入村规民约。随着村规民约的实施,镇西村一次次收集村民意见,总结反映比较集中的环境问题,如今,该项制度已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其中,推动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维护。
“在垃圾分类方面,我们根据‘就近、就亲’原则,村里每位党员负责带动8户左右家庭。”张立明说,村口有块“荣辱榜”,当月垃圾分不好的家庭上墙公示,若屡教不改,联系党员所在的党支部会被列入镇里的“后进党支部”。除了这种网格化管理,镇西村还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每天一大早,队员们检查各家垃圾分类情况,并在村报上公布分数,优秀的家庭奖励洗洁精、沐浴露等生活用品;如果连续3个月未达到良好,则按村规民约,该家庭将无法享受镇村奖励和村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