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微光成炬 照亮更多人 ——访白云先锋救援队大队长吴东生 2024年07月18日  

  

  

  

  

  吴东生(右一)和队员在传授救援知识。

  □记者 楼瑶琳

  “救援溺水人员,要保己救人,想方设法使用工具,比如树枝、竹竿、背包、空矿泉水瓶、衣裤等。”12日,在白云街道防溺水工作救援演练现场会上,白云先锋救援队大队长吴东生和队友们依据多年实战经验,分享了不少救援知识干货。

  掐指算来,吴东生在公益路上已走了近十年。他加入过我市多个公益组织,应急救援经验丰富,曾经为了搜救溺水人员,与队员轮班在水中作业两天两夜;曾连夜带队赶赴临海,支援当地抗台抢险救援工作,转移被困群众、运输救援物资。

  公益救援要上山下水,时刻面临各种风险。年过半百的吴东生,为啥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这背后藏着他的隐痛。2014年,爱女的意外离世,几乎击垮了这位硬汉,数月间便白了头发。

  吴东生把对爱女的思念投入公益事业,于次年加入市红十字救援队。2015年4月1日,正是女儿去世一周年忌日,正在义乌办事的吴东生接到救援通知。他火速赶回东阳,在东阳江持续作业两个多小时,才把溺水的男孩遗体打捞上岸。男孩父亲悲痛欲绝的情景,令他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这种痛苦,我感同身受,却爱莫能助。只有更努力地帮助他人,内心才能得到丝丝慰藉。”

  为加强救援能力,他曾到北京、台湾多地参加户外水域培训,考取了多种救生员资格证。有一次,在户外水域培训时,他纵身跳入陌生水域,不料一只脚卡入水底的石块间隙,差点骨折。

  凭借突出的志愿服务成绩,吴东生曾获评国家地震局优秀学员、金华市五星志愿者、金华市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市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帮助他人慰藉心灵

  •

  “参加溺水救援,总是伴随着遗憾和悲伤。溺水的进程很快,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溺水后3分钟,一般4至5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等我们接到通知,即便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也来不及了。”多年来,吴东生陆续参与过50多次溺水救援,虽然最终都找到了人,但看到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他内心无比沉重,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袭上心头。

  “最好的救援是预防。”他在加强自身救援能力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宣传防溺水知识、正确施救方法。在周边发生溺亡事件后,主动了解溺亡原因,作为宣讲案例。

  不久前,我市某水域发生溺亡事件。当天凌晨2点多,一位40多岁的男子在野钓时,入水游泳,然而因陆地和水体温差过大,造成身体不适,发生溺亡。

  作为市冬泳协会会员,即便有14年的游泳经验,吴东生也不会盲目下水。每次下水前,他都要做热身运动,并试探水温,用水打湿全身,让身体适应水温。下水后,也会携带“跟屁虫”做好自身防护。

  见过很多连环溺水的悲剧,吴东生每次救援培训都要强调“保己救人”。他介绍,施救时要尽量使用身边的漂浮物,如果没有救生圈,可以把空矿泉水瓶塞到书包、背包里,或者把裤子吹成气球,抛给溺水者,延缓下沉时间。如果必须下水施救,要观察好方位,绕到溺水者背后拖行。溺水者在岸边挣扎时,岸上人员不宜直接用手去拉,防止被拖下水,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可以脱下鞋子递给溺水者。

  最好的救援是预防

  •

  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只有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公益,才能促微光成炬,照亮更多人。2022年,在白云街道支持下,吴东生牵头组建白云先锋救援队,立足白云,服务全市。

  作为带头人,他不仅要参与救援,还要管理团队、筹集资金、添置设备,出钱又出力。在他的奔走下,白云先锋救援队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企业支持。浙江赛歌服饰等一批爱心企业、人士捐款4万元。

  本月,白云先锋救援队采购了近2万元的装备,给每位队员配备了装备包,包含对讲机、雨衣、头盔、绳索等,加强了防护和救援能力。

  除了溺水救援,白云先锋救援队还参加抗洪抢险、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工作。今年1月份,救援队冒着纷飞大雪,连续搜救两天两夜,找到了一位走失老人。今年汛期,大家每天轮班到东阳江边、易涝点巡查,排查隐患。

  令吴东生欣慰的是,白云先锋救援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队友,每次紧急行动,都能拉出20人左右的队伍。救援队副大队长王永军是白云街道银田小区人,自2016年加入公益组织以来,学会了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等多种技能。有一次,他在东阳江搜寻一溺水小孩,与队友们轮流在水中作业三天三夜。还有一年的夏天,他冒着40℃高温,在水中泡了数小时,脱了两层皮。

  一支救援队成立容易,坚持下去很难。公益之路,道阻且长。“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接力传递爱心,我们的付出就值得了。”吴东生说。

  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

  •

  白云先锋救援队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