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振江
柔性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项目、致众东阳医疗器械CDMO基地项目签约……7月6日,在我市举行的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暨长三角民建企业家座谈会上,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代表的关注。签约仪式上,东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别与来自深圳、武汉的两家医药企业签约,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抢抓平台快速拓展机遇,吹响了“大抓工业、抓大产业”的号角,推出一揽子招商引资“新打法”,掀起了新一轮大抓招商大干项目的热潮。
上半年,开发区完成10亿元以上制造业盯引项目4个、签约2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8个、落地4个,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目标50%、80%,招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拼经济就是拼项目,而招商引资是抓项目、稳投资的源头活水。开发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作”,由班子领导带队分赴上海、深圳、天津、江苏等地扩大招商“半径”,精准聚焦产业延链强链,破解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布局优化合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分子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推进新材料“万亩千亿”、生命健康产业园和木雕小镇等产业平台建设,让“巢”更强大,服务更贴心,吸引更多“金凤凰”来栖。
4月,总投资10亿元的功能分子材料研究院及中试产业化平台项目选址在经济开发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开发区、属地街道正在加紧推进该项目用地的政策处理工作;真牛针织、乐婧服装、巨之星烫纸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从签约到6月陆续落地,平均仅用了2个月时间。“开发区在项目地块出让前期征迁阶段,变‘等待日’为‘工作日’,预先启动项目的方案设计、地质勘探等工作,压缩流程时间,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开发区招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项目引进、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等各环节,开发区专门制定了《项目落地全流程管理办法》,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落实一项目一专班服务,突出靶向施策,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目前,中天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生产基地项目二期等一批续建项目用地已到位,正陆续开工建设;科睿斯FCBGA封装基板项目、东阳光冬虫夏草干鲜草、深加工项目等多个新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不断释放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