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国宝猪”添丁增口起势成链 东阳探索“两头乌”产业振兴新模式 2024年06月13日  

  □记者 张奥琳

  本报讯 市皇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每头“两头乌”都很“幸福”——吃的饲料由全自动化气动管道输送,实现定时定量分配,不怕吃不饱;住的是安装有新风系统、自动控温系统的“宿舍”,不仅环境好,防疫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让“两头乌”过上“幸福生活”,靠的是公司引进的各式自动化系统,如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猪舍动态状况,还有实时监测生猪健康情况、智能估重和测膘的系统,确保每头“两头乌”都能合格出栏。

  作为省一级种猪场,且取得了金华“两头乌”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许可证,市皇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两头乌”产业风生水起,在现有约166头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公司计划在湖溪镇新建年出栏1万头“两头乌”生猪基地,推动“两头乌”保种育种、开发利用、营销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

  市皇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之所以大手笔在“两头乌”全产业链上谋篇布局,除了自身因素外,也得益于政府的强势推动。可以说,是我市大力发展“两头乌”产业的一个缩影。

  金华“两头乌”是我国“四大名猪”之一,已有1700多年养殖历史,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地方畜禽品种之一。相比普通猪肉,金华“两头乌”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腌制火腿的上上之选。但多年来,基于种种原因,金华“两头乌”保种及产业化发展见效甚微。

  作为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东阳一直积极探索“两头乌”和火腿产业振兴新模式,成效渐显。截至目前,我市有规模“两头乌”养殖场2家。5月份,全市存栏纯种“两头乌”4800头,同比增加75.3%。

  浙江中财两头乌生态牧场有限公司的生态田园项目施工现场,连日来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这是我市“两头乌”产业集聚区的一个子项目,公司将按照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式结合的方式饲养“两头乌”,并辅以青饲料调理猪的健康度,还计划在场区内部划出一片树林,供出栏前的肉猪运动,让猪去爬山、去跑跳锻炼,以保持更好的体型和肉质。“猪有个习惯,喜欢拱泥土和跑山,其中跑山有利于拉长猪的生长周期,提高猪肉品质。”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郭劲松说。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做好“两头乌”全产业规划,以项目为重点,布局全域,打造“两头乌”良种繁育产业园、生态养殖模式生产基地、火腿产业文化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分区域构建“两头乌”全产业链,同时着力推行统一商标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指导价格、统一品牌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模式,谋划打造东阳火腿公共品牌。

  今年是打造“土特产”振兴示范成果的开局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积极推进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