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时曾一度迷茫,但从没想过放弃和离开。”13日,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郭娇娇说道,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自己始终坚持与特殊学生“心贴心”交流,每天陪伴他们的时间比和自己的孩子还要长,就像这些特殊学生的“妈妈”一样。
“14名学生相当于有14种状况,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帮助到这些孩子。”回忆当初,郭娇娇2003年执教的第一批14名学生,有背着书包却不进教室的,有持续不断唱歌的,可谓状况百出。其中有个男孩令她记忆犹新,他曾在普校就读,因学习障碍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孩子母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儿子送到郭娇娇手里。
“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只要慢慢教,他都能慢慢接受。”郭娇娇还让他当班长,树立其自信心。在这种“慢慢”的氛围中,孩子的笑容也多了,变化也大了。后来,他直接升入学校职高班,学习掌握了木雕技能。“如今,他生活基本自理,已经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郭娇娇开心地说。
郭娇娇在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20年。随着接触到更多的特殊学生,她开始明白这份工作背后承载着厚重的责任与担当。好在有校长和前辈教师的帮助,在工作中给予她鼓励和支持,让她对特殊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帮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在面对家长时,还引导他们一起直面和探讨孩子的问题,协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起初,有些家长为了面子,对孩子的缺陷避而不谈。在发现郭娇娇如此真心对待孩子、诚心帮助孩子后,他们也敞开了心扉,将孩子的各种问题提出来,与老师一起探讨。慢慢地,有的孩子字写得越来越好,书法作品获奖了;有的孩子画画越来越棒,到金华去参赛了;有的孩子获得了“劳动之星”,会干家务了……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20年来,郭娇娇一直担任培智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还负责职业教育课,教孩子们学炒菜、做蛋挞等,曾获金华市教坛新秀、东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在她的不断引领下,教研组获得东阳市优秀教研组。面对学生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她不断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她说,之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教工作,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
每天下班回到家,郭娇娇都会与家人们分享工作经历。无论是学生的点滴成长,还是工作中的趣事难事,她的家人都会耐心倾听,还时常开玩笑说:“又来啦,说到你的学生就停不下来。”
在郭娇娇的影响下,她的女儿开始主动了解特殊学生。一次,郭娇娇带着女儿一起参与学校活动,有位特殊孩子突然情绪不稳定发起了脾气,郭娇娇的女儿主动上前帮忙安慰,和他一起游戏,安抚他的情绪。
郭娇娇表示,家人特别是女儿的支持,让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帮助特殊学生成长,尽可能地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自食其力,这是她们特教老师最大的期待和成就。
郭
娇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