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又抱窝了 2024年05月15日  

  □王秋珍

  母亲节的前一周,我家的母鸡抱窝了。

  春天和初夏,是抱窝的最佳时节。

  看着孵鸡娘乖乖抱窝的样子,我想起了上一只孵鸡娘。

  它在春天孵化了一窝小鸡后,又抱窝了。彼时,时间已然是秋天。秋风渐凉,小鸡很难养大。

  要么,就让它这么蹲着,反正家里没有长大的公鸡,没有一只受精蛋。

  可这样近乎不吃不喝的日子,会持续很久。母鸡的身体又如何受得了?坚持到未知的某一天,母鸡没有迎来一只小鸡,它会有多难过?

  无奈,只能醒抱了。

  脑中迅速放映小时候农村醒抱的方法。

  有人把母鸡抱出窝,放在运动场上,二三人轮流在后面追赶,不让它休息,更没有趴下的机会。半天跑下来,母鸡腿脚发软,羽毛掉落一地。

  有人把母鸡的两腿绑住,把它的脑袋和身子整个往水里一下一下地浸,浸上十几下后,直接丢水塘,让母鸡不停地扑腾。

  有人把母鸡的眼睛用黑布蒙上,让它站在晒衣服的绳子上。母鸡摇摇晃晃,惊叫连连。有小孩在母鸡的尾巴上,绑上小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深陷黑暗的母鸡在绳子上发出绝望的叫喊。

  有人把母鸡的一条腿用布条拴好,吊在空中,任由其头朝下挣扎。

  …………

  有的母鸡,挨不到醒抱的那一天,死去了。有的终于苏醒,不再抱窝,却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病恹恹的。

  后背嗖嗖嗖的,袭来一股股冷风。看向院子,树叶一动不动。母鸡也一动不动。它圆溜溜的眼睛似乎在说:“我就是想当妈妈。”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残忍地对待母鸡?母鸡只不过想当妈妈,何错之有?

  不是所有的母鸡都能当妈妈。只有不贪吃喝,日日坚持抱窝,并挺过21天的母鸡,才能当上妈妈。

  家乡人,把这样的母鸡,叫孵鸡娘。母鸡一旦抱窝,就不再生蛋。我不求它生蛋,只希望它早点醒来,和往常一样,和别的鸡一样,在院子里奔跑、啄食。

  我把孵鸡娘从鸡窝里抱出来,拿到水龙头下冲水。听说,孵鸡娘的体温都会升高,那我只要给它降温就行了。

  降温后,我把它放在一个大桶里,用网罩起来。也许,罩一个晚上,它就把自己要当妈妈的痴梦给忘了。

  次日,我一大早就起来看孵鸡娘。它在桶里依然撑开翅膀,一副孵小鸡的体态,摸摸它的身子,温度依然高高的。我用脸盆装了水,倒进桶里。

  吃了早饭,我把它放回院子。

  它站在院子里,湿漉漉的羽毛使它看起来又小又丑。我赶紧喂食,它不吃。别的鸡过来啄它,它蹲下,任由欺负。

  家里的这群鸡,就它最傻。

  天下的母亲,都是这么傻的吗?为了当母亲,什么都不在乎,什么苦都会吃。

  我求助母亲:这只傻傻的母鸡,又抱窝了。怎么办?

  母亲说,你不忍,就买药吧。

  买了《速效醒抱灵》。我一看注意事项,“体质衰弱鸡慎用”字样,就把药搁在了一边。是药三分毒。万一吃得命都没了,那我哪里去找后悔药?

  我的孵鸡娘整个上午都在梳理羽毛。脖子、胸脯、翅膀、尾巴,每个地方的羽毛都湿哒哒的,耷拉着,毫无生气。它的嘴巴没有停歇。所有的鸡,都特别爱惜羽毛。我想,孵鸡娘会在这个繁复的羽毛修整过程里苏醒。

  不料,下午,羽毛干了的孵鸡娘又蹲窝了。

  我继续用美食诱惑它,它继续不为所动。整个下午,我一边看它,一边思考对策。对了,把它生蛋孵小鸡的窝罩起来试试。

  一个超大的铝盆,盖住了窝,上面压了一块砖头。

  孵鸡娘“咕-咕咕”地叫着。它行动迟缓,这里蹲蹲,那里蹲蹲。它的世界,突然变了样。它恍恍惚惚,找不到目标。

  安慰一只鸡,美食永远是最好的方法。我把肥肉切碎,一次次丢在它边上。鸡们一拥而上,瞬间抢光。它一口也没吃,只是“咕-咕咕”地叫着。

  一直到第三天,“咕-咕咕”的叫声少了。它终于会抢食了。我的孵鸡娘,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