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奥琳
一袭白衣,一顶燕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白衣天使之名,护万千患者健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时刻秉承南丁格尔誓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为患者提起一盏盏“生命之灯”。
做一株“知病人所痛,体病人所苦”的小草
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分秒必争……这是市人民医院西10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董丽群的工作常态。“护理工作是一份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但看到患者在我们的照顾下逐渐康复,很有成就感。”董丽群说,这是她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30多年的职业生涯让董丽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护理技术。从最初一名懵懵懂懂的护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护理管理者,她以心为灯,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她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将患者视为亲人,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名患者。
“要细嚼慢咽,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出院时,董丽群都会细细地一遍遍叮嘱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哪怕是关于吃饭这样的细微之事,也要交待清楚,生怕他们有一丝疏忽。“在这个岗位上,要把病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我们不仅是护士,更是患者的朋友和家人,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董丽群说。
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董丽群认为,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去年,董丽群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推出很多新举措,改进了流程,缩短了护士加班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她还积极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科室的护理质量,并对存在问题持续改进。
身为护士长,董丽群还肩负着培养后备力量的重任,为做好“传帮带”,在工作之余,她会带领新进护士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护士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做一片“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绿叶
每次到达工作岗位后,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张素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迅速换上工作服,轻轻走进病房,面带微笑,用温柔的声音向患者问好。
从199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张素珍的护理生涯恰好30年整。30年的磨炼,让她的“手艺”炉火纯青。
消化系统是生命的“供给线”,为人体提供“后勤补给”。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往往复杂多样,护士的工作量很大,加班是常态,每逢危重病人和大抢救,作为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张素珍一定会冲到抢救一线,承担起颇具技术难度的护理任务。为患者护理时,她会仔细观察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并及时记录下来。“看到患者转危为安,那种喜悦和欣慰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张素珍说。
从事护理管理多年,张素珍深深体会到一个科室要高质量发展,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要在护理质量上下功夫。为此,她积极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鼓励护士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大力培养专科护理人才,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张素珍严格要求自己,业务上刻苦钻研,密切关注消化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吃饭没有规律,忙起来连喝水、上厕所都是奢侈,护士这份工作不容易。”张素珍颇为感慨。她表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要仔细认真、有高度的责任心外,还要大胆,更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细致入微的观察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尊重护理工作,给予护士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