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筹建图书室 2024年04月24日  

  20世纪70年代,电视还未普及,部队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每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读物仅限于《解放军报》《人民前线》《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解放军画报》《人民画报》等几份报刊,以及部分上级发放的政治学习书籍。这些读物虽然对我们了解时事、提高政治觉悟有很大帮助,但在满足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仍显得颇为匮乏。

  时任指导员王宝瑜深知这一点,他提出创建一个图书室的设想,希望让战士们能够有更多层次、更丰富的书籍阅读。然而,连队没有专门的经费,图书室该如何建立起来呢?

  为此,连队积极向上级申请,争取到了一些赠送的书籍;同时,连队发动战士们捐赠自己手头的书籍。此外,我们还通过卖废旧报纸筹集资金,购买了一些新的图书。就这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图书室就拥有了上千册图书,包括《资本论》《资治通鉴》《中国近代史》《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列宁回忆录》《鲁迅小说》《艳阳天》《春风杨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以及各类自然科学杂志等。

  为了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连队还找来废旧木料,请当过木匠的战士制作了一排排书架。同时,我们还从海堤上砍来芦苇,制作了8张芦苇长桌和16条芦苇长凳,供战士们阅读时使用。

  除了提供阅读场所和书籍外,连队还注重引导战士们有针对性地阅读。图书管理员、连排干部会根据战士们的思想状况和个人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比如,通过推荐阅读《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书籍,帮助战士们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那个年代,很多战士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建立连队图书室不仅有利于战士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阅读书籍,战士们对历史、地理、天文、哲学、科学、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连队党支部还组建了一支战士“书评组”,利用墙报、黑板报、饭堂广播等渠道,开展书评活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和感悟。这种读书、评书、知书、讲书的氛围,让我们的图书室变得更加热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