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4年02月05日  

  

  回顾2023

  2023年,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聚力“1354”工作总抓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9亿元,增长6.9%;完成财政总收入146.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3亿元,分别增长6.7%和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和6.9%。获得省政府正向激励4项。

  ”

  “

  一

  经济运行积极向好

  ●出台7轮151条惠企政策,兑现政策资金18.4亿元,为企业减负18.9亿元。

  ●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49.8亿元;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18亿元,帮助534家企业稳定发展。

  ●加大高税无地企业用地难题破解力度,落实4批次、23家企业用地超360亩。

  ●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10期、共73场次,接待市场主体733家次,解决实际难题超2000个。

  ●夺取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95.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61.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3.1亿元。

  ●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2项、“品字标”企业20家。

  ●中科磁业、海森药业先后上市,上市企业总数达11家,新培育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1家、规上工业企业85家。

  特色产业承压前行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现营收159.6亿元,横店出品的8部影视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

  ●获评省文旅融合发展十佳市,全市预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均增长20%。

  ●蝉联省建筑工业化优秀市,新增鲁班奖4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63亿元。

  ●木雕家居产业持续壮大,“东”字标入选全国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新增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12名,木雕红木家居全产业链营收达770.3亿元。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政企联动开展促消费活动128场,撬动消费25亿元,带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亿元,获评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市、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建成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实现网络零售额217.2亿元,增长32.9%。

  惠企助企直达快享

  二

  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新增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省重点项目10个,5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8%,15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4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7%。

  ●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0个,总投资483亿元。

  ●落地8个1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20亿元。

  ●出清低效工业企业404家、面积5540亩。

  ●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存量用地盘活、低效用地再开发共14082亩,垦造耕地、旱改水、建设用地复垦4856亩,用地报批5213亩、林地报批3990亩。

  ●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省“8+4”政策支持资金共62.3亿元。

  ●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6大行动37条政策,细化落实“免申即享”等184条重点举措。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行动,全面启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获评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市。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万户,增长14.5%。

  改革牵引力不断释放

  三

  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科技支出增长15.6%,带动研发投入30.3亿元。

  ●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

  ●创成我市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名东阳籍科学家入选两院院士。

  创新驱动力不断积聚

  开放支撑力不断提升

  ●圆满举办第四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2023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十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24家,完成出口总额313.7亿元。

  ●获评全省首批专业类数字贸易示范区。

  ●邮政寄递业务量突破9亿件,增长60%。

  ●与德国伊兴豪森市签订友好城市备忘录。

  平台培育蓄能增势

  ●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涉及9个村政策处理工作全面完成。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影视创新特色产业风貌区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

  展望2024

  资源要素保障有力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重大项目攻坚推进

  四

  城市能级持续提升

  ●夺取全省首批“神农鼎·铜鼎”。

  ●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元胡-水稻轮作系统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创客295名,虎鹿西垣香榧合作社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粮食播种面积达25.8万亩,产量突破2亿斤;市级粮食储备量达5.37万吨。

  ●省“千万工程”展示馆全面建成投用。

  全力再造产业优势

  ●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100%达标;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建成“无废城市细胞”123个,获评省三星级全域“无废城市”。

  ●入选全省第二批林业增汇试点市。

  ●新增光伏并网容量7万千瓦,新建公用充电桩309个,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

  ●全力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义东高速城区段、甬金铁路东阳段建成通车,金义东轻轨东阳段全线贯通运营,杭温高铁东阳段完成土建工程,横店通用机场跑道延伸至1800米,351国道周官至山口改建工程先行段建成通车。

  ●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

  ●建成单村供水站3个、山区水源6个。

  ●完成11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5个,新铺设燃气管道315公里。

  基础设施优化提升

  五

  百姓福祉共建共享

  ●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等维稳安保任务。

  ●预防化解影视文化产业矛盾纠纷工作法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59个村获评省善治(示范)村。

  ●全面完成红木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项任务,创新开展“周三安全生产服务日”活动。

  ●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市。

  城市建设加力提速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提质扩面

  ●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6以内,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入选全省首批百万家庭奔富行动示范市创建名单。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1万人。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年标准分别提升至13200元和3720元,入选省家庭型医疗保障政策试点先行市。

  ●创成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4家、省未成年人保护站1家。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攻坚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高铁新城、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

  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园六歌园区创成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园区并力争扩园。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聚力影视业强链补链、建筑业转型提质、木雕家居产业创新融合。

  聚焦聚力改革开放新格局

  塑造一流开放环境

  高标准建设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东阳联动创新区,着力打造东阳国际陆港。

  组织10个以上团组、400家以上企业“走出去”抢订单。

  推动“东阳人经济”转化为“东阳本土经济”。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保持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方阵。

  持续深化政企面对面、亲清直通车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实现政府无拖欠款、东阳无欠薪。

  营造一流改革环境

  推动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项目,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5个;产业大数据智能中心建成投用。

  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企资产突破1500亿元。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省级验收。

  3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产业四大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力向上争抢资源要素,新增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17个以上。

  扎实推进政策处理,确保“土地等项目”。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加速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振大宗商品消费。

  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着力培育特色消费场景。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推进消费升级

  ”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9.6%和6.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研发投入强度达3.02%以上;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聚焦聚力经济发展新动能

  1

  聚焦聚力创新驱动新势能

  2

  加快培育“23X”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

  加快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双覆盖”行动。

  争创省“科技创新鼎”。

  高标准打造科技城。

  支持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推出“揭榜挂帅”项目30项、达成榜金3000万元以上。

  优化创新集群培育

  强化创新平台能级

  深化创新人才引育

  持续壮大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深入实施产业振兴培育计划。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体系。

  强力攻坚污染防治

  勇夺五水共治“大禹鼎”。

  争创省四星级全域“无废城市”。

  聚焦聚力生态文明新成效

  6

  统筹实施系统治理

  加快建设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创成东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创建金华市级以上绿色工厂和节水型企业各5家。建设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新建公用充电桩300个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4。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聚力民生优享新需求

  7

  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一期建成投用、二期主体完工,新建(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通过省级评估。

  全域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健全生育支持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全省前列。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市民中心建成投用。

  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

  打造“有礼东阳”金名片。

  多层次夯实共富基础

  多维度强化社会保障

  多场景提升文化实力

  多领域优化公共服务

  全力夺取“安全发展铜鼎”。

  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

  深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

  聚焦聚力平安建设新境界

  8

  治安刑事案件实现发案、损失、重大“三下降”。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持续推动行政诉讼收案数、败诉率“双下降”。

  平安县市争取十九连创。

  实现初次信访全部化解、信访积案动态清零。

  扎实推进“八五”普法。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

  不遗余力抓好社会稳定

  精准高效抓好基层治理

  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新图景

  5

  ●通用航空产业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高铁新城完成6个村土地征迁。

  ●新能源产业园3条主干道建成通车,园区内47家企业基本腾空并加快推进拆除。

  ●生命健康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园区复评,横店园区获评全省首批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园区。

  ●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面向全球征集总体城市设计整合提升及中心城区详细城市设计并形成规划成果。

  ●启动老城区核心区块城市更新,金泽巷区块旧城改造征收工作圆满完成,1371户房屋全面腾空拆除。

  ●歌山大桥等33个项目建成投用,打通5条断头路,提升改造5条城市道路。

  ●获评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1个、城乡风貌样板区3个、未来社区4个。

  ●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连续两年获评省“无违建”市。

  ●全力打好重大民生项目大会战,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一期和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主体结顶,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项目创新研究院和文化研究院签约落地,石马潭水库先行工程、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15个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210个,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

  ●市中医院获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市养老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新增托育机构3家、托位643个。

  ●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运营。

  ●创成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市,入选第四批浙江省戏曲之乡,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5个,新改建城区体育场地35处。

  ●市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全力深化平台赋能

  持续深化乡村运营

  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分别达75%和30%以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偏远山区村异地搬迁。

  持续推动全域和美

  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市,再夺“神农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浙江乡村共富学院一期主体完工。

  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

  杭温高铁东阳段建成通车,义东高速东阳段全线贯通,甬金高速改扩建,横店通用机场改扩建和净空处理项目基本完工,甬金衢上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石马潭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聚焦聚力宜居东阳新风貌

  4

  高品质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105个城市功能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以上。

  高标准实施金泽巷区块拆后建设和业态规划。

  推动共富基本单元和现代社区建设。

  高效能落实精细管理

  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再创省“无违建”市。

  加快实现环卫保洁“一把扫帚”全覆盖。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造绝对忠诚的政府

  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打造更有情怀的政府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造更重实干的政府

  始终把抓落实、见实效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说实话、出实招、干实事,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打造更显法治的政府

  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全面深化政务公开。

  打造更为勤廉的政府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求短期效益,既做显功、也做潜工。

  制图:徐楠 吴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