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楼瑶琳
在上卢集市,一铺农家糖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正在有序排队选购、付款。摊主彭艳晴忙着装袋、称重,其丈夫则在摊后现做米花糖。
彭艳晴的丈夫握着铁铲,绕着大锅,甩开膀子,用力翻炒混着糖油的芝麻、花生、米花等食材,确保受热均匀。随后,把热气腾腾的糖倒入模具,用木滚筒按压平实,再切成薄片。虽是寒冬时节,他只套了件薄薄的工作服,仍热得出汗。
趁着夫妻俩忙活间歇,记者见缝插针,攀谈了几句。彭艳晴夫妻俩来自湖南,在东阳制作农家糖已十多年,现在六石街道广兴路开有店铺。和东阳人打交道多了,彭艳晴已能熟练地和顾客用东阳方言交流。
经过多年摸索,彭艳晴夫妻俩开发出了小米糖、芝麻糖、玉米糖、粟米糖、核桃芝麻糖、枸杞糖等20多个农家糖品种,每斤价格在14至18元不等,除了散装零卖,还可以装礼盒,便于春节送礼。
“我们家的芝麻、花生都是现炒的,吃起来特别香。”谈及自家农家糖畅销的“秘籍”,彭艳晴坦言主要是食材好、现炒现做,虽然成本高些,但口感更佳。为保证用材新鲜,他们早上5点多就起床备货。到上卢赶集的日子,就由他们父母在家炒制芝麻、花生,夫妻俩到集市现做现卖,几乎每天要忙到半夜12点。多的时候,一天要卖上千斤。
慢慢地,彭艳晴夫妻俩的农家糖做出了口碑,吸引了一众忠实粉丝,有的还加微信好友,方便下单。有一次,一位在南京工作的顾客,一口气买了300份农家糖。
住在江北街道的李大伯在摊位前逗留良久,等彭艳晴得空时,表明自己要的量比较多,而且想礼盒包装。李大伯说,自己每年都在他们店买农家糖,每次要买两三百元,等在外工作的子女回来时品尝,也可作为回乡货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