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树平
母亲兄弟姐妹6个,她排行第四,从小性格活泼大方,深得父母兄弟姐妹喜欢。她的外公和我爷爷是不出五服的宗亲兄弟,两家人住得近,经常端着饭碗在檐廊下说长道短,相互帮忙。母亲小时候常到她外婆家玩,自小就与父亲认识,慢慢地生出了情愫。那年,母亲19岁,爸爸20岁,他们结婚了。虽然“结婚时连糖水都没泡一杯”,但父母亲相敬如宾,走过了相濡以沫的一生。
母亲有一颗感恩之心,心里有一本账。每逢节假日,她就跟我们兄弟姐妹唠叨:“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带来的,特别是土地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家里温饱问题,三春时节不用靠借粮过日子,这样的日子想想都幸福,我们要好好地感谢共产党!”
因为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只有农忙时节才回来,生产队分摊的大量义务工得由母亲来承担。母亲个头小,工分档次也低,有时还得照顾我们,因此一年到头,我们家的义务工从来都没完成过。年底生产队分粮,邻居一车车往家里拉粮食,我们家的大部分口粮却要用于抵交未完成的义务工,来年的三四月份只能靠借粮过日子,或投奔亲戚家蹭饭吃。一次,大哥和二哥用手推车拉着几担九头芥,赶了近25里路到一户亲戚家,饭点时吃了三大碗饭!
经历过这样的苦日子,母亲说,怎么能不感恩共产党的好呢!
母亲有深厚的拥军情怀,经常自豪地说我们家是三代人当兵。1955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老家有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母亲毅然响应号召送夫参军,还作为军属代表在全县新兵入伍欢送大会上作表态发言,那时她才新婚一个月。虽然父亲后来没有上朝鲜战场,而是编入公安部队,但是1989年3月,我接过父亲的枪,光荣地加入了人民海军。从军26载的岁月里,母亲叮嘱我最多的话是“放心,家里的事不要操心,安心在部队好好工作”。我转业回地方工作,母亲也是如此叮嘱。后来,我的外甥、侄子也陆续当了兵、入了党。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感恩母亲,给了我生命,把我抚养大,“做人要善良,做事要认真,家庭要和睦”的谆谆教诲,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母亲,虽然您离开我们已一年,但我们永远爱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