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耀 通讯员 吕丹阳
“快让我尝尝”“好吃,这块雪花酥是抹茶味的”……近日,江北街道湖田小学601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做起了雪花酥……这是该校劳动社团常态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将劳动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特别是“双减”下,学校围绕“以劳促学、以劳树德”教育理念,利用传统节日、美食制作、陶艺特色,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不久前,该校还被评为金华市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学校。
跟着节日去劳动
前不久的“冬至”日,在班主任胡金凤指导下,由402班同学们亲手制作的饺子被端上了餐桌。胡金凤笑着说:“这堂‘冬至’课,同学们品尝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在体会劳动带来乐趣的同时,学习了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一张窗花、一副春联、一盏灯笼、一艘纸船……去年寒假,该校还开展“纸无止境”和“张灯结彩”项目式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中过春节、做中过春节、践中过春节、品中过春节。其中,《纸无止境》被省教育厅教研室入选为优秀方案,《张灯结彩》在市寒假实践教育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二等奖。
美好生活靠劳动
据了解,湖田小学90%的学生是随迁子女。由于平时父母忙于工作,更加需要他们能够学做家务劳动,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基于此学情,学校因地制宜,将周五社团和劳动课相结合,从原先的1课时变成2课时,结合省编劳动教材课程开展整理收纳、编织、工具使用、缝纫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多方位、有层次地提升劳动素养。
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该校还开设了陶艺和食育特色课程。学生在陶艺课的动手实践和探究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油盐酱醋糖中,学习烹饪技巧。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家进厨房、学烧菜。如今,学生们一个个化身小厨师,从“等饭吃”到“做饭吃”,生活技能得到了提升,也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孩子做了一桌子菜,又忙前忙后地递送碗筷,瞬间感觉孩子长大了。”603班学生刘梓涵的妈妈自豪地说。
劳动之美润童心
此外,该校还通过劳动实践周、劳动研学、假期项目化作业等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如一年级的劳动实践活动主题为“生活起居我能行”,学生们通过叠被整理、拖地擦窗、洗衣刷鞋,在劳动实践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多年坚持的劳动教育实践,老师们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收获了累累硕果:陶艺特色劳动课程《陶艺:泥娃娃》入选2022年度省级课程;近两年中,教师在相关课题、论文、案例、项目化案例评比中获奖共计46人次,学生作品获奖58人次;上学期申报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小学美育的有效融合探究》课题已立项研究……
“育生于勤,长于实践,劳动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湖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悦乔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吸收先进理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劳动之美浸润孩子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