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记得住的乡愁”,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更是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我市素有“三乡一城”之美誉,以东阳木雕、东阳营造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全国有名,由此衍生出砖雕、竹根雕、核雕等一大批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今年,我市非遗保护利用工作获省文旅厅“赛马”激励。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进省级传统民居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全面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现有非遗项目150个、非遗传承人272名,建有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各类传承基地151个,已形成完整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遗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2023年,我市完成东阳木雕存续状况调查,并创成3个省级非遗工坊;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与2所高校共同开设校外实践基地,推出“传统公益课堂”,承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普及和“传二代”培训。我市还举办横马狂欢周暨非遗“三进”活动、“浙江消费季 非遗购物节”主会场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并投身非遗实践,共同守护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