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探索“数治+联治+自治”模式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效治理广场舞扰民有实招
□记者 胡媛
本报讯 近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来到歌山画水公园,根据10项检查事项,对公园内的广场舞智能设备、活动区域、是否存在噪声污染等情况开展“综合查一次”,并向舞队召集人和群众开展法律法规、舞队活动申报等服务内容宣传。
早在2021年底,我市就在市博物馆前舞池内安装了首个“舒心广场舞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声音传播定向定距离控制和处理,有效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让广场舞不再扰民。近年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优化方案举措,目前已完成市博物馆前广场试点升级和5个公园广场系统建设工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部署,综合集成环保、文旅、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力量,推行广场舞噪声综合监管“一件事”,有效缓解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今年以来,广场舞噪声闭环处置率达100%,系统建成区域广场舞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95%。
同时,健全部门联合检查处置流程,建立“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定检查事项和3张服务清单,实现一张清单明任务、一张清单助普法、一张清单厘隐患、一张清单优服务。目前,“综合查一次”已覆盖5个广场公园,开展检查16次,处置噪声污染问题40余个。与此同时,利用全市7000余路监控和“无人机中队”开展数智执法“非现场执法”,有效降低公共空间的管理执法成本。
此外,我市还建立“召集人”制度,居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活动自行协商推荐本舞队召集人,具体负责活动召集、秩序维护等工作,实现舞队“自治”。目前,已建立召集人制度舞队11支,可同时服务广场舞者800人次。
解决群众出行难
三单乡打通交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记者 孙新萍
本报讯 24日早上6时45分,一辆公交车停靠在三单乡山背村毛埠头站点,79岁的杜文江随后上了车,他要去乡政府所在地买药。
三单乡是山区乡,山背村是该乡海拔第二高的村庄。村里共有农户154户,近400人。平时,居住在村里的多是老年人,有六七十人,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在没开通公交车前,一些村民主要靠步行出门。该村网格员杜荣根介绍,公交车是今年9月1日开通的。
前些年,因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延误了“村村通”公交工程。有的村民步行去乡政府所在地要走上1小时,很不方便,大家都期盼着能早日通公交车。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单乡上下察民情、解民困、纾民忧蔚然成风。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山背村两委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提上日程,积极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因地制宜研究解决公交车通行方案,切实解决山背村出行难问题。
杜荣根说,现在公交车每隔1天有两班,发车当天上午一班,6时30分从三单开往毛埠头,6时45分从毛埠头开回三单;下午一班,12时30分从三单开往毛埠头,13时从毛埠头开回三单。毛埠头距离三单乡政府所在地约7公里,有了公交车后,村民到三单乡政府所在地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