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工坊做的是纯手工中国结,来干活的主要是在家老人和家庭妇女。”徐旭笑是市画水文园共富工坊的负责人。“有上百名周边村的村民跟着一起做手工,每当发工资的时候看见大家的笑脸,我就会觉得很值得。”
今年以来,为促进来料加工迭代升级,我市通过以聚带散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巾帼共富工坊”富民场景,深化“扩中提低”改革,破解妇女增收难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巾帼共富工坊省级1家、金华市级2家、东阳市级42家,发放加工费2.2亿元,带动1.4万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共富路上,不落一人。市妇联、残联联合创新“共富工坊”建设模式,将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带入“残疾人之家”,通过市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选品集中配送、残疾人手工组装的加工模式,设立“残+伊加工”共富工坊,让残疾人在“经济上有收入”的同时,实现“生活上有照料”“精神上有快乐”“家庭上能稳定”。
11月,市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与残疾人之家代表南市街道残疾人之家,签订“残+伊加工”合作协议。10支残疾人之家代表队参加2023年来料加工大比武,均在团队赛和个人赛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