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瑾琰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校园收获节中,吴宁五校少先队大队委成员们相聚在柚子树下,学习采摘柚子的技巧,感受丰收的喜悦。这是本学期以来,该校不断深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模式,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一个缩影。
校内的收获与创造
一直以来,吴宁五校都非常重视常规劳动课的开展,利用课堂主阵地将劳动育人全面落实。在劳动课上,老师亲身示范,教孩子们从学会穿针引线到缝制沙袋、绣十字绣,在一针一线中体悟做事要有耐心和细心。
校园劳动基地内的实践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每当播种的时节到了,孩子们就对种植园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他们精心选取菜种和菜苗,定期给幼苗们浇水、除草、施肥并做好观察记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在劳动实践中学到了种植蔬菜的劳动技能,感受到了耕耘的不易,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观察到了生命的奇妙,了解了科学种植的奥秘。”六年级学生金小熙感慨道。
户外的实践与探索
为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吴宁五校立足校内、校外两大实践阵地。每到节假日,学校科技大组的成员们就会自发组织到浙中试验站——东阳玉米研究所,开展科创实践活动。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怎样种植蔬菜,还仔细观察、记录不同品种玉米的叶子颜色、果实生长位置、雄花颜色、花丝颜色等不同性状。在科创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提高了观察能力,激活了探究欲望。
值得骄傲的是,在第38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吴宁五校科技大组成员们拿下了多个奖项,并被评为先进集体。
实践日里的风采展示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与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们有更多自主实践活动的机会,吴宁五校每个月还会开展一次实践日活动。
所谓实践日,指的是当天放学后不布置任何书面作业,学生回家后开展一次“我为家里做家务”的劳动。各年级根据本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确定适合孩子的家务活动,由班主任对孩子们进行活动细致指导。孩子每次学习一项家务,技能逐步跟进。
此外,为了培养低段孩子的自理能力,校大队部还开展了“学会自主”系鞋带、系红领巾和整理书包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竞赛中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本领,体验自主的快乐。
“劳动能让孩子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我们通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劳动实践课程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争做热爱劳动、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新时代五好少年。”该校校长金俊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