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两位研究生兴奋的是,金泽巷区块还是一处难得的传统城市街巷遗存。在他们看来,昔年地处老城区、紧邻“县衙”的里坊,实属寸土寸金,虽然民居密集,但是集齐了江南地区常见的民居类型,如厅堂、寺庙、祠宇等,百工群聚,商业发达,而且城市肌理历史悠久,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因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金泽巷区块将通过旧城改造实现城市更新。对此,戴方睿认为,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是刚需,是为了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但是提高生活品质和保留历史遗存并不矛盾,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改造更新的平衡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设计来实现。“这些古建筑占地面积都不大,老房子再生与活化的建筑设计案例更是屡见不鲜且屡获大奖,有足够多的案例可以学习和借鉴。”他建议,孝子祠可以结合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拆掉后砌的墙体,在原址修缮保留,并规划“口袋公园”使其成为既可供休憩纳凉又延续历史文脉的公共场所;逸园经过改造翻新后,可以暂时改为售楼处或者其他商业、文化用途,实现活化利用;周围的历史街巷和其他两幢建筑即便难以保全,还是可以与广场公园或小区绿化结合开辟纪念性遗址,哪怕是像桂坡坊一样部分保留,通过设碑撰文,存此为证,也可以让人们记住一段历史、一位人物。“在我参与过的项目中,曾经为了保留一面砖墙、一方池塘甚至一座石灰窑而做创新的规划和设计。东阳有这么多高品位的古建筑,衷心希望它们得到应有的善待。”